“哎,陛下這是胡鬧啊。

孔家之事,茲事體大,弄不好整個天下都會大亂。

不行我的進京勸陛下造作準備”高陽城中,孫承宗看到同僚送過來的報紙之後頓時大感不妙。

隨後立刻命人備馬進京。

孫承宗(1563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府高陽縣人,是大明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忠貞的愛國者、民族英雄,同時又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學者和詩人。

天啟年間

在明朝與後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代替王在晉成為薊遼督師,穩定了遼東,安置了百萬遼東難民。

為大明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歷史上,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軍進攻高陽,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後自縊而死。

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戰死,孫家百餘人遇難,可謂是滿門忠烈。

就連後來的清朝皇帝也佩服其忠義,追諡孫承宗“忠定“。

知道孫承宗忠烈的朱由檢,並沒有忘記對方。

在剿滅建奴之後,多次賞賜孫承宗。崇禎2年,因為孫承宗平定遼東有功,朱由檢加封孫承宗為定遼侯。

崇禎4年,因為孫承宗和自己意見不和,多次阻撓朱由檢改革,

於是朱由檢派人暗中彈劾孫承宗,隨後孫承宗上書回家養老,朱由檢在賞賜了大量的金銀之後,同時做完表面工作之後便欣然同意。

崇禎5年,朱由檢再次賞賜銀幣千枚。錦緞百匹,以示皇恩。

隨後,孫承宗慢慢的淡出的朝堂。

孫承宗雖然淡出了朝堂,但是孫承宗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

在這個尊師重道的時代,孫承宗作為帝師,一旦公開反對朱由檢的改革。

將極大的影響朱由檢的改革。

所以開始的時候,高陽的報紙,根本沒有寫如何對待孔家。

為了避免百官找事,朱由檢下令密衛悄悄的攔截送往高陽的所有信件。

但是千算萬算,還是低估了敵人的決心。

不出暗中人所料,孫承宗一接到訊息就很快的選擇了離開。

不過朱由檢也不是吃素的,早已料想到這樣的結果,已經提前命令禁衛一旦孫承宗出高陽就立馬前去護衛。

“定遼侯大人,我們在此等您很久了。”剛出高陽不過5裡地,2旗全副武裝的禁衛就攔住了孫承宗。

“讓開,我有急事稟報陛下。”孫承宗有些不快的說道。

看到這些軍隊,孫承宗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但是作為一個心繫大明之人,孫承宗不願眼睜睜的看著大明陷入混亂。

“吾等奉旨護衛侯爺安全,侯爺要想進京,我們定不會阻攔。”

“哼我知道了,既然你們要護衛,可別故意拖慢腳步,不然耽誤了大事,我定要到陛下那你參你們一本。”孫承宗威脅到。

“侯爺放心,我等只是為了護衛侯爺安全。定不會故意拖慢行程的。”

“1隊前去查探路況,2隊三隊護衛侯爺安全。4隊殿後。”

隨著為首百戶的一聲令下,禁衛迅速分成4隊,隨後按照之前的分工,快速的分成了4隊。

整個過程如同行雲流水白,沒有一絲一毫的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