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天方國,有一對神鳥,雄為鳳,雌為凰。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從此鮮美異常,不再死。

陛下上得天諭,近些年來,大明還有天災。天災是不是大明的劫難,而是大明浴火重生的開始。

是固,陛下在此承諾:

十年為限,要讓每一個百姓,每天至少都能吃上一頓乾飯。

二十年後,每一個百姓都能吃飽飯。

三十年後,每一個百姓每年可以填一身新衣服。

四十年後,大明再無餓死,凍死之人。

.....。”

吃飽穿暖,在後世華國,只要不是懶到家的人都能做的。

但是擱在大明,擱在現在,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每天吃上一頓乾飯,那都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夢。

這裡面誠然有,稅收的問題的、

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生產力和運輸力的不足。

在缺乏化肥,農藥,灌溉技術等現在種植業的基礎下。農業的收成8成的看老天的心情。

再加上目前坑爹的運輸情況。一旦發上大規模的災荒,哪怕是在富有的官府也會脫層皮。

肥料方面,雖然朱由檢暫時沒有生產化肥的能力,但是自從知道鳥糞石是良好的肥料之後,朱由檢已經命人在大明周邊的海島進行搜查。

只要找到,就能極大的增加糧食產量。

灌溉方面,朱由檢這些年也在不停的修築水利,挖掘水井。雖然這些年因為北方乾旱,暫時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一旦大明天氣恢復正常,這些水利工程畢將為大明的農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至於病蟲害等,雖然朱由檢沒有合適的辦法,但是中華幾千年的種地史不是白種的。

幾千年下來,對於病蟲害,農民有著一套完整的應對辦法。

效果雖然不如後世的農藥那麼明顯,甚至還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密衛這些年走訪各地已經根據各地的時機情況,整理回合了一整套的種植技術。

新的技術效果要比之前的產量高出百分之五左右。

接下來只要在各莊之間,找到合適的農民進行實驗,就能在最短的時間把合適的種植技術推廣出去。

安南地區在安南百姓和朝鮮人民的努力下,已經開拓出了大片的良田。

正是如此,朱由檢才敢排著板子做出承諾。

不然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作為大明的最高權力者,要是說到做不到,自己的威信何在?大明的威信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