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在南方需要開闊土地,誰家裡去一個青壯,家裡雙倍的賦稅和搖椅就能取消,還能額外獲得2石的糧食,這麼好的條件,不抓緊時間就來不及了。”

“喜訊喜訊。將軍有令,凡是在日落之前報名的百姓,只要開荒過程中不偷懶的,回來之後至少能分配10畝的土地。

乾的越多,分的土地越多。”

“장군은일몰전에등록을한모든백성이황무지를개간하는과정에서게으름피우지않기만하면,돌아올때적어도10묘의땅을분배할수있다고명령하였다....”

在春傳令士兵,漢文和蹩腳餓的朝鮮話下,一時間不少百姓心思活絡了起來。

土地,王朝百姓的命脈!

對漢人來說,土地更是命!

自稱小天朝朝鮮,很多思想都來自於大明,重視土地的情況也很普遍。

很多人都把土地當做傳家寶。

朱定國先是抹掉朝廷承諾的2個月的糧食,可以說把這些百姓逼到了絕路。

這個時候再拿土地做誘惑,一下子就激起了這些百姓的興趣。

一時間,不少百姓紛紛向著士兵指示的地方跑去。

因為戰亂再加上韃子的肆意屠殺和強制移民,現在的朝鮮剩下的人已經不足300萬了。

其中青壯佔了7成,兒童佔了2成,老人剩下不足一成。

如果按照朝廷標準,每人發2個月糧食,在扣除路上消耗的話,那大明至少得出200萬石的糧食。

除此之外還會牽制大明的艦隊。不以利大明接下來的行動。

花200萬石糧食來彰顯大明的仁慈,在朱定國看來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而且自己的軍功實在太大了,接下來的南征北戰中,自己的功勞也不會少了。

雖然主人很信任自己,但是這對主人不利。

隨著自己的名聲太大,遲早會有人向主人建議,處理自己。

處理自己的話,主人必須的有合適的理由,不然的話,會傷士兵的心的。

不處理自己的話,自己在軍中的名聲太大,很容易被有心人哪來做事。

自古以來能善終武將大都刪除自侮,除了消除皇帝戒心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知道,天下的主人是誰。

也知道這個世界不是簡單的善惡美醜。

很多時候形勢所迫,不得不做出違心的事。

...

“大人錄取我吧,我今年26歲,身強力壯。”

“去那邊,那是1個80斤麻袋,只要你把麻袋從這抗到那頭就算透過。”

......

“這是你的令牌,去那邊,觀察一下,7天之內沒有疾病的話就算被錄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