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宗教改革2(第1/3頁)
章節報錯
半個時辰之後,查抄結束了,在香客們震驚的目光中,一箱箱的金銀珠寶,一石石的糧食,被抬到了大雄寶殿。
在眾多香客的注視下,清點又用了半個時辰。
“白銀2萬7千三百二十三兩,糧食500石。良田1萬畝。貴寺還真是有錢啊。”領頭的
士兵冷冷的說道。
“你們不能動,這些銀子是菩薩重鑄金身的。你們不能動啊。”
“重鑄金身,哼!
滿天神佛,空享香火,不能庇佑我大明風調雨順,重鑄金身有何用?
來人啊,把這銀子帶回去,我要用它們修築水利,我倒要看看,滿天神佛是否真的有靈。”
領頭士兵笑著說道。
....
針對寺廟的行動持續了整整7天,7天內,無數的寺廟,被查,那些藏在寺廟裡面的惡徒被抓捕。
期間雖然有少數百姓阻攔,但是並沒有引起什麼大的混亂。
再加上朝廷採用的全都是公開審判,有著無數的百姓圍觀,根本沒辦法做手腳,所以這次行動並沒有對朝廷造成什麼大的負面影響。
甚至朝廷還拿那些從寺廟搜刮的財富,大大的做了一次好人。
那些寺廟幾百年積累的財富,化作一個個基建的資金。
清理河道,興修水利,救助災民,修築官道,一個個大工程拔地而起。
遠在京城的朱由檢得知這些寺廟的財富之後,頓時心裡活絡了起來。
雖然朱由檢並不喜歡宗教,但是不可否認宗教存在,對國家的穩定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宗教教義都是讓人向善,之所以有人打著宗教的名義幹壞事,那是監管的不到位。
善必楊,惡必懲!
現在的大明很多官員,勳貴子弟,為啥名聲不好?
還不是因為他們犯了錯誤之後,有人給他們兜著。
時間一長,就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如果三觀再不正,那妥妥的就是一個禍害。
放到後世就是個坑爹的玩意。
一個官員,勳貴子弟少說能禍害幾十人。
一個有無數信徒的宗教,一旦出了問題,那禍害可就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