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震驚的眾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澎湖灣海戰的意義還遠不止如此。
一方面朝廷可以壟斷對外的貿易,收取更多的關稅。
那些膽大的海商常常視朝廷禁令為廢紙,出海經商已是常態。
更可恨是,這些人寧願給海盜交保護費,也不願意給朝廷交稅。
原本歷史上,鄭家,每年收的保護費都不下1000萬兩。
而朝廷的稅收加起來一年才幾百萬兩。
海上的稅收更是低的可憐。
教育,鐵路,強軍,移民,賑災!
接下來朝廷花錢的地方多的去了。海外貿易這塊聚寶盆,朝廷怎麼能夠放棄?
另一方面就是從此之後大明海軍的威名畢將被眾海盜所知。
到時候,大明收編海盜的事情將更加的容易。
這些海盜長時間在海上拼搏,都是上好的兵員,只要好好的訓練,就能成為合格的海軍士兵。
能夠幫助海軍迅速壯大。
為了展現朝廷的強大,朱定海,硬著拖著這些俘虜沿著大明東南沿海賺了一圈。
當大軍再次返回福州的時候已經崇禎2年3月初1了。
福州港口那人山人海一大片,好不熱鬧。
之所以這麼多人,除了朱定海這場仗打的確實漂亮之外,也離不開鄭芝龍等人的小活動。
為了拍馬屁,鄭芝龍他們一合計,決定給每個來看熱鬧的人1斤糧食和5枚銅板。
訊息一出,來的人自然就多了。
第一批進港口的是朱定海的鷹船部隊,隨後是那些被俘虜的船隻,最後才是朱定海他們的戰艦。
隨著艦船的歸位和人員的不斷下來,鄭芝龍他們心裡是越來越焦急。不少人腦袋早已大漢淋淋。
“西夷艦隊的實力有他們可是最清楚的。朱定海出兵的實力他們也會是最清楚的。但是算起來,朱定海才損失十餘艘小小的鷹船就幹掉了西夷的主力。”
要知道現在的海軍的主要作戰方式還是接舷戰,想要奪船,肯定是要進行接舷戰的。
而西夷人又不是紙糊的了,居然完敗。
這由不得他們不心驚膽戰,尤其是那些把朱定海海軍情報賣給西夷人的海盜,心裡更是虛了。
“大明威武,大明萬勝”兩側的百姓沸騰了。
大明雖然自詡天朝上國,但是實際上呢?
所謂天朝上國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糊的一張假面罷了。
在大明實行海禁之後,海軍實力暴跌。海盜趁勢崛起。
沿海等地,深受海盜欺辱。
普通的百姓對海盜那是恨入骨髓。
現在大明海軍再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才是這片海域的主宰。
再加上朝廷解除了海禁,允許百姓出海捕魚,甚至朝廷還給很對小漁村簽訂了協議,朝廷商隊,定期從漁民手中收購魚乾等耐放的海產品。
海邊的百姓過的好了,安全又有了保證。自然高興啊。
“那是臺灣荷蘭總督的弟弟納洛。”看著俘虜中有些熟悉的臉,鄭芝龍直接喊了出來。
一時之間不少人都吸了一口涼氣。
“臺灣總督是啥玩意?我大明有這職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