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蘇破虜從一開始,你就一直在明裡暗裡的讓我們進攻日本,究竟是什麼企圖?”

“我能有什麼企圖?你們後金又有什麼值得我貪圖的?”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去。我承認我和你們合作是有所圖,但是我圖的是是日本,是日本的銀山,

根據情報顯示,日本石見國東部,有一銀山,從100年前都開始開採,每年出產百萬兩白銀,現在也才不過挖了十分之一,再加上日本的其他銀礦,每年可開採白銀1000萬兩。

你覺得在這面前,你們後金算個球?

如果不是朝廷再給我幾年,我手握20萬雄兵,那還用的著,找你們幫忙?”

“什麼日本每年能開採1000萬兩的白銀?”黃臺吉和林丹異口同聲的說道。

在他們的意識中,中原之地已經夠富了,沒想到,旁邊還有一個更富的。

更加關鍵的是,這個更富的明顯要比大明弱的多。

更富,更弱,豈不是天生的肥羊?

後金和蒙古雖然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但是從根子裡來說還是強盜。

強盜的本質就是劫掠,不勞而獲。

在利益面前,連命都可以不要。

更別說如此巨大的利益了。

“日本真有那麼多的銀礦?”黃臺吉略顯顫抖的說道。

“是不是真的,等你們的人隨著船隊回來,不就知道了?

不過日本雖然有錢,但是實力依舊不容小覷,我覺得應該現在就做好戰鬥的準備,等船隊回來,再次出兵,爭取拿下“筑紫島”(後世九州島,到時候以筑紫島為根基在圖圖徐之。

“這點我同意,不過明朝那邊怎麼辦?萬一得知我們出兵日本,趁機攻打怎麼辦?”

“不可能的。從大明朝廷的舉動來看,大明的主要目的是處理國內的事,只要我們不自己作死,大明皇帝是不會先對我們下手的。

但是同樣的,我們的時間也不多了,等大明朝廷整頓完國內之後,第一個要處理的肯定是我們。

小小的鴨綠江是肯定抵擋不住大明的兵鋒的。

現在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可不要做出什麼不明智的事情來”

.......

經過討論之後,三方決定此次三方各自出兵3萬。到時候兵分三路攻佔筑紫島。

到時候誰打下的地盤算誰的。

同時三方規定,不許劫掠,姦淫筑紫島的普通日本百姓。

等到拿下日本之後,在按照功勞的大小,重新瓜分日本。

至於出戰的理由。

蘇破虜早已經想好了。

萬曆年間的日本侵略朝鮮,這麼好的藉口為何不用?

朝鮮皇帝仁祖都在後金手中,讓他親自上戰場肯定不敢,難道寫個詔書還做不到嗎?

要是這都做不到,留著這個廢物有何用?

為了大明的未來,這次戰爭的鍋朝鮮必須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