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退守大淩河沿線(第1/2頁)
章節報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帝師孫承宗,收復廣寧勞苦功高,特封為鎮遼侯。賞鎧甲一副,錦緞百匹,白銀千兩。”
“陛下有令,祖大壽率領2萬士兵鎮守廣寧,留下全軍1年的糧食,其餘部隊全部撤回大淩河防線。”
“謝陛下,臣必定為陛下守好大淩河。”
“謝陛下,哪怕拼了這條命,一年之內廣寧必定無礙。”
這邊的5位是陛下新派來的監軍,陛下有令,監軍之負責發放軍餉,記錄軍功等事務,不得干預軍隊指揮,如有為違令,或者發現監軍有貪汙軍餉的行為,主將可直接向陛下奏請懲戒。
“遵命,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督師,陛下這是怎麼回事,居然駁回修建堡壘的計劃,還讓我們放棄大淩河以東除了廣寧之外的所有地方。我們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
小太監剛走,祖大壽就急忙問道。
“這是你的福分啊,廣寧城牆高大,2萬士兵防守綽綽有餘。陛下讓你防守廣寧是給你一個立功的機會啊。
陛下大力整頓京營,最多1年的時間,必定揮師北上。到那時廣寧可是必爭之地。你只要守好了廣寧,到時候一個伯爵少不了。”
和其他人不同,孫承宗是一個真正忠誠於大明的人。
所作所為都優先考慮大明的利益。
在諸將眼中,朝廷分朝廷整頓衛所,嚴查貪汙軍餉和侵佔軍田的事情,是動了他們的利益,但是孫承宗不這麼看。
在遼東坐鎮多年,孫承宗深知大明軍制的利弊。
大批的軍田被侵佔,糧餉被剋扣,軍戶變成將領的奴隸。
肥了一群畜生,確直接毀滅了衛所軍隊的戰鬥力。不然哪怕建奴再能打,豈能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打到大淩河附近?
將士們都是把腦倒別在褲腰帶上的。搞不好哪天都說沒就那沒了。這樣還剋扣軍餉,士兵哪來的戰鬥力?
整頓軍隊和衛所,孫承宗不止一次的向天啟皇帝奏稟過,但大都石沉大海,不見蹤影。
雖然孫承宗十分希望朝廷整頓軍隊和衛所。
陛下剛登基就整頓了京營和天子親軍二十六衛,在孫承宗中眼中顯示有點操之過急了。
結果果然不出孫承宗所料,各大總兵,要錢的奏摺一上,陛下就被迫向眾總兵妥協。
結果就連原本計劃在廣寧地區修建堡壘的錢,都被哪來安撫各位總兵。
這也是孫承宗這麼痛快答應撤回大淩河的原因。
其實孫承宗不知道的是,崇禎皇帝根本沒有打算繼續修建堡壘。
在崇禎皇帝眼裡,最多2年的時間,建奴就要被滅了,現在修建堡壘那不是浪費錢嗎?
如果不是收復廣寧意義重大。放棄廣寧對朱由檢的名聲不好,朱由檢才不會讓人留守廣寧呢。
什麼看重祖大壽,呸,,只不過是想借機,消耗消耗,遼東第一將門而已。
“鎮遼侯大人,陛下有秘旨給你。請檢視。”袋眾離去,傳旨的小太監道。
這,這。看完皇帝給的秘旨,孫承宗有點蒙了。
陛下讓自己從關寧軍中抽調2萬精銳組建一支名義上歸自己所管,實際上歸朝廷直屬的關寧精銳。
還讓自己派遣滿桂悄悄入京。
這樣的命令頓時讓孫承宗疑惑不解。陛下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對關寧軍不信任嗎?
可是不信任的話,又怎麼會讓自己這個關寧軍的締造者抽調關寧精銳重組新軍呢?
疑惑歸疑惑,孫承宗還是接下這個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