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解開枷鎖的閹黨(第3/3頁)
章節報錯
從紅夷手中購買到的大米,直接一分為2,一半給蘇破虜進行擴軍準備,另一部分則透過啟明商會的商路,源源不斷的送往西安府囤積起來。
因為朱由檢很清楚,明末農民起義就在陝西。
對付農民起義的最好手段並不僅僅是派兵進行鎮壓。更不是口頭上的仁義。
而是賑災和鎮壓並行。
眾所周知,鎮壓好辦,賑災難行。
一方面,依大明現在的情況,一旦出現大規模的災害,很難完全安置住難民。
原地安置的話,就要持續到,下一批糧食產出。
另一方面,財帛動人心,看著百花花的銀子和大批的物資從自己手中流過,心智不堅定著,藉助許可權從中索取好處著定不會少了。
朝廷拿出百萬銀兩進行賑災,能夠真正用到實處的能有十分之一已經算的上萬幸了。
天啟2年,京城之外的救災情況,朱由檢可是終身難忘。
這還是在京城周邊,大明天子腳下,賑災就賑成這個鳥樣,到了千里之外的陝西,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會是啥情況。
明末陝西為何朝廷三番五次的平定了之後,還是依舊動亂不堪。
難道朱由檢真的傻,知道赦免首犯,不知道減免稅賦?
難道朝堂主公不知道根本原因所在?
怎麼可能?
不是不知道,那些滿朝文武何曾記得百姓疾苦?
忘記了當初百姓追隨他們不是他們真的有多好,而是前朝太爛。
在他們眼中,國家不過使他們用來獲取利益的平臺,只要能獲取利益管你死活。
而朱由檢呢?錦衣衛廢了,9成9的訊息都是這些百官傳遞的。
人都是自私的,那些壓榨百姓的官員會向皇帝彙報自己壓榨百姓的事實嗎?
好一點的彙報,這裡發生了天災,確絲毫不提,3分天災,7分人禍的人禍。
朝廷賑災,那好,大家發財的機會又來了。
朝廷不救災,那百姓反了和我沒關係。反正朝廷不賑災,我手裡沒糧食。
真的沒糧食嗎?狗屁,你當那群餓瘋的百姓傻啊?沒有糧食他們有病才攻擊縣城啊。
朱由檢呢?一堆真假難辨的訊息。
這樣的訊息,那怕是神也難以扭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