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請百官到現場來看看 (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人的影樹的名。雖然沒有親自去東廠參觀過,但是東廠的赫赫威名可殺出來的,自己要落入東廠手中,不死有的脫層皮。
“2000兩,,3000兩,....5000兩,是我得極限了。
殿下我知道錯了,1萬兩,我出1萬兩,這真的是我的極限了,再多就是把我颳了也湊不齊啊。”見朱由檢不為所動,這名富商急忙加價到。
“1萬石糧草,3日之內送到這裡,不然...”說著朱由檢做出了一個砍頭的舉動。
“是是是,3天之內,1萬石糧食肯定能送到這裡。”
“你們呢?”朱由檢又指了指其他人。
“我們也願意在3天之內給難民捐獻1萬石糧食.”剩下的幾名錦衣男子齊聲說道。
“不行,其他人人可以1萬石,但你必須的2萬石。”朱由檢指著一個錦衣男子道,這個男子正是剛剛轎中鄙視朱由檢的那個。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朱由檢可不是什麼君子,有報仇的能力,自然當場就報了。
之所以要糧食而不要白銀,主要是對於這些難民來說,銀子又不能吃。
按照京城現在的糧價,1萬石糧草,差不多的1萬兩百銀子,再加上買的急,肯定會被奸商趁機加價。
如果官府出錢來買,1萬兩,能買回來8000石糧食就算頂天了。
在經過那些官員的層層剝削,到災民手中能有5000石就算這些人有良心了。
但是對於這些有錢人,尤其是京城的有錢人來說,來說就不一樣了,誰家裡沒個糧庫?誰還不認識幾個有錢人。
找幾個朋友,糧庫中的陳糧湊一湊,那就是幾千石。在透過一些關係,花點錢,湊夠1萬石糧食並不難。
所以對朱由檢來說,收1萬兩白銀,絕對沒有1萬石划算。
反正這些難民都成這鳥樣了,哪還有那麼多的要求?
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指望頓頓吃新糧嗎?
....
“殿下,這是陛下讓我給你送過來的。”說罷魏忠賢遞給了朱由檢一道奏摺。
“哼,這群狗官,讀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了?真該統統剝皮,充草。”朱由檢一把把奏摺仍在地上說道。
“殿下所言甚是,不過整頓軍營一事,老奴已經得罪了滿朝的文武,如果再在這件事上出手的話,恐不利於陛下和信王的名聲啊。”
“救助難民有錯?宰殺貪官有錯?”
“殿下救助難民是沒錯,宰殺貪官同樣沒錯,但是是非曲白,不是這麼簡單的。我朝錦衣衛,戰場殺敵,官場,誅貪官,所作所為哪一個不是大明,但是百姓確視錦衣衛為猛虎野獸。
天下事好斷,天下事又難斷,百姓不是不識道義,實在是難以知曉事情真相啊,如果通查,不出3天,整個京城必定留言四起。
到那時,就算陛下和殿下的關係再好,殿下也必定會受到無妄之災啊。”
“錦衣衛是幹什麼吃的?不會先把這件事傳出去嗎?”
“殿下你是不知道錦衣衛的名聲,如果不說還好,一旦被發現是從錦衣衛這邊傳出去的,好事也會變成壞事啊。”
資訊,資訊,朝廷沒有自己的直接對百姓的資訊傳播途道,怎麼可能不受地痞鄉紳的擺弄呢?
報紙,笑話,先不說老百姓認不認字,就老百姓手中的那點錢養活自己都夠嗆,哪來的閒錢購買報紙?
如果錦衣衛名聲還可以的話,完全可以用錦衣衛把政令傳下去,但是現在別說是錦衣衛,東廠等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機構,哪一個不是惡名在外?
想了一會,朱由檢,還真沒有相處一個解決的辦法來,只能惡狠狠的說道:“魏大伴,你和陛下說一下,讓滿朝的文武親自出城看一下。”
如果這樣對方都能繼續無恥下去,那大明可就真的沒救了。
這些官員,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