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後,朱由檢帶著聖旨和尚方寶劍在王承恩的以及護衛的陪同下除了皇宮,直接入住了信王府。

朱由檢猜的沒錯,天啟皇帝雖然明面上讓自己全權負責整頓軍營,但是實際上卻把整頓京營的事交給了魏忠賢負責。

朱由檢負責的事情主要就是應對那些權貴的反擊。

於是乎身負整頓京營中人的朱由檢,在京營整治的過程中,除了第一天,到京營漏了個臉,在魏忠賢的要求下,砍了2名副總兵之後,就再也沒有去過京營。

閒來無事的朱由檢,只能呆在信王府增加信王府100來號太監和宮女對自己的認同感,再時不時跑回皇宮一趟之外和天啟皇帝交流一下感情。

時間一晃兩個月過去了,右屯雖然最終還是還是被建奴攻破,熊廷弼等人壯烈殉國,但是建奴的日子依舊不好過。

城破的時候熊廷弼下令令燒了整個右屯。數百萬石糧草付之一炬。

建奴大軍糧草所剩無幾。

而大淩河周邊有了1萬京營的支援,再加上收攏了不少潰兵,大淩河一線的城堡不像之前那麼空虛。

攻破右屯之後,奴酋當即揮師攻打大淩河堡。

結果是建奴面對裝備精良的京營吃了一個小虧。

官員雖貪,但不敢和權貴對著來,淪為鍍金聖地的京營,雖然貪汙嚴重,人員和兵器遠遠不足,但是火器的質量還是可以的。

畢竟萬一哪個鍍金的公子也,閒來無事,打槍的時候,被鳥槍炸傷了可不是什麼小事。

孫承宗帶來的可是訓練充足,外加裝備精良的京營臉面,再加上有充足的時間準備防禦,一直小覷的明軍的建奴,吃個小虧也就很正常了。

毛文龍那邊在韃子的地盤大搞破壞,大淩河周圍氣溫回升,大淩河上面的冰層已有了融化的跡象。再加上糧草不足。

奴酋當即立斷選擇了撤離。

至此廣寧戰結束。

這邊廣寧之戰剛結束,大明的朝堂總算有了結果,熊廷弼因救援廣寧不利,再加上守衛右屯失敗,但念其壯烈殉國,故而不做懲戒。

王化貞雖失廣寧,但念其,後來穩定了大淩河防禦,故而免職,入獄,之後再審。

而廣寧之敗,的罪魁禍首們依舊在朝廷上滿口的仁義道德。

得到訊息之後的朱由檢頓時氣的火冒三丈,接連摔了幾個茶杯。

怪不得天啟皇帝要重用魏忠賢,怪不得重用東林黨的崇禎最後被逼得自掛煤山。

就東林黨這德行不亡國可能嗎?

前庭發完決議之後,天啟皇帝對此很不滿意。這段時間明面上在整頓京營,暗地裡對錦衣衛進行了秘密整治。

廣寧之戰的前後,右屯之戰之所以失利的原因,天啟皇帝一清二楚,自己下令給熊廷弼2萬士兵,結果兵部是給了2萬士兵,但是士兵都是什麼德行?

明面上,熊廷弼有3萬雄兵,實則除了他原來的不到1萬手下之外,其餘的全t孃的是老弱病殘。

在建奴驅趕百姓的攻下了,能守衛2個月,並殲敵近2萬,為大淩河一線重整防禦,獲得了寶貴的時間。

這麼大的功勞,就是因為他不是東林黨,滿朝文武居然沒有讓賞賜的。

而王化貞的所作所為按照大明律法誅9族都不為過,但是就是因為他是東林黨推薦的人,只是免職,入獄,之後再審。

這一刻東林黨的嘴臉徹底被天啟皇帝看清。

但是治大國如烹小鮮,天啟皇帝雖然對東林黨恨得牙癢癢,但是同樣對東林黨的勢力一清二楚,這幫玩意除了辦事不行之外,煽動民心,貪汙枉法,等樣樣精通。

想要處置他們,只能靠閹黨。

但是為了想到小五對魏忠賢視乎有點意見,在加上,移宮案一事,天啟皇帝對閹黨還有一點小小的疑問,於是拒絕了魏忠賢推薦的人選,還訓斥了魏忠賢一頓,最終授李忠為錦衣衛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