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貞也是他們選出來的。兵敗不思其責,反而在這裡攻詆攻城,真該殺。

但是大明朝有個特性,皇帝下的聖旨只有,經過內閣同意之後才能稱之為聖旨。不然只能稱之為中旨。

要是皇帝下的聖旨在內閣沒透過,內閣可以不執行,把聖旨“封還”。

這就特別尷尬了。哪怕皇帝想做事,有一群豬隊友也做不成啊。

雖然知道在遼東目前只有熊廷粥才能穩定住局勢的,但是這種情況下下聖旨,內閣怎麼可能會透過?

“不知道5弟有什麼想法沒?”

自從上次5弟說出“王化貞不過是大明的趙括。”之後天啟皇帝越來越覺得自己這個5弟有點不尋常。

....

“小五你對於現在的遼東局勢怎麼看?”屏退左右之後天啟皇帝親切的拉著朱由檢的小手問道。

“不知遼東是何局勢。不敢妄下斷言。”

雖然之後,歷史上,廣寧之戰,明軍敗得很慘,但是具體經過朱由檢並不清楚。

“你來看,現在整個大淩河以北除了右屯之外,其餘皆落入建奴之手。”天啟皇帝指著一張地圖道。

“右屯現在是熊廷弼守衛,駐兵3萬有餘,內有糧倉200萬石。”

.....

“聽了許久,朱由檢總算明白過來了,現在整個廣寧地區,只剩下右屯有足夠的兵力了,其餘明軍鎮守的堡壘只餘下,老弱病殘。”

“廣寧距離京城有近千里之遙遠,等訊息傳到,肯定已經滯後了許多,而王化貞不過一廢物,一旦右屯有失,遼西肯定擋不住後金的兵峰。”

“小弟建議,朝廷當派遣一知兵擅戰之人,率領5000京營,奔赴遼西,同時就地招募民主壯,穩固大淩河防線。”

“直接讓錦衣衛帶中旨奔赴毛文龍部落,讓其騷擾後金後方。”

....

“還有孫得功投靠建奴一事,我大明居然不知。錦衣衛當負其責,臣弟以為,當整頓錦衣衛,加強監督百官的職責。不然下次直接把京城們給開啟,我們還不自知呢。”

從這幾天的接觸和原主之前的記憶,朱由檢得知天啟皇帝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再加上後世都說天啟皇帝是出了名的木工皇帝,由此可見天啟皇帝除了熱愛木工之外,還極其善於偽裝。

自己三腳貓的偽裝功夫,估計早都被天啟皇帝看透了,不然也不會屏退左右,問自己對於這件事的看法。

“小五,就按照你說的辦,出兵的大將和錦衣衛指揮使的人選你有嗎?”

“大哥,滿朝文武肯定有善戰之人,大哥選一個真正擅戰之人即可,至於錦衣衛指揮使一職位,小弟認為,當選一位忠於陛下的有才之人,但是必須不能和魏忠賢有牽連。”

“為何?”

“錦衣衛作為天子的耳目,必須直接對陛下負責,一旦被別人掌握,必須怎麼知道誰是忠誰是奸?”

“好的,我知道了,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