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長平(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兩個,三個,甚至是四個。
衝在最前面的將軍受到的箭矢是最多的,不過憑藉著二流武將的實力令他輕易地捕捉到這些箭矢的軌跡從而撥開他們。
即使如此,他的手臂上還是插了一支箭。
這一下,一萬騎兵還沒衝上去就已經損失了將近兩千人馬,可謂是傷亡慘重。
“轟!”
兩軍終於是撞在一起了,發出了撼天動地的響聲。
馬匹的悲鳴聲,刀劍相交的鏗鏘聲全都爆發出來了。
還有連金戈鐵馬製造出來的聲響都掩蓋不住的殺喊聲。
僅僅一個接觸,三排嚴陣以待的秦軍就被人借馬勢的趙騎衝殺得是支離破碎。
但秦軍又豈會怎麼簡單?
趙軍的馬速被成功的給降下來了,沒有了馬速的騎兵就猶如代宰的豬羊。
趙騎將軍自然也知道這一道理,可是這河谷口就只有這麼寬,根本就沒有給趙騎提速的空間,他們只能是寄希望於衝破秦軍的陣地,形成鑿穿從而獲得再次衝鋒的姿態。
可是他們很明顯失敗了。
“下馬!”
早在衝鋒前趙括就已經預計到秦軍是不可能給他們鑿穿軍陣的機會的,所以早就有所對策。
就是以馬為盾,拋棄了手中的長矛拔出腰間的青銅劍,與秦軍打陣地戰,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搶奪這個河谷口。
只要河谷口到手了,那麼十幾萬的騎兵就能發揮出他無與倫比的優勢,那麼就還有一線生機。
白起在趙騎們下馬的時候剛好趕到,一看趙軍這架勢,馬上嘖嘖稱讚。
能夠迅速放棄馬匹而選擇陣地戰而且每個人的腰間都配備了青銅劍,這顯然是早就已經決定好的。
白起真是對趙括起了極大的興趣。
白起對身後的親兵說道:“豎起大纛,讓趙軍心神不寧!”
“呼”
代表著白起的大纛豎起,代表著戰無不勝的大纛豎起,代表著令趙國小兒夜啼止哭的大纛豎起!
從山谷裡吹來的風伴隨著血腥味,吹得大纛呼呼作響,也得吹得黑色旗幟清晰無比的展開,展開出一個充滿殺氣的“羋”字。
秦軍本來因騎兵衝鋒而有些萎靡的氣息瞬間就因這大纛而士氣大振。
趙軍本來因秦軍節節敗退而士氣高漲,可一面大纛的豎起,一面對於他們來說是魔鬼的物品豎起,士氣低落下來。
一方高漲、一方低落,本來佔據了大半個河谷口的趙軍被瞬間打得是節節敗退。
遠在高處的趙括一直在關注著這一切,他看到白起大纛的一瞬間,終於知道為什麼之前王齕敢以自己為誘餌了。
原來是白起來了,原來秦軍來了個秘密換帥。
不過現在知道也沒有了,趙軍的四十萬大軍被困山谷,白起這時候亮起大纛來不可謂不打擊士氣。
可是現在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一萬騎兵這樣下去肯定是會全軍覆沒的。
繼續派兵!
趙括一連點了好幾個都尉,叫他們率領一萬三階步卒上去奪下河谷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