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懷安寺(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雙眼處卻是泛著酡紅。
一眼看去,像極了戲臺上的伶人!
這小太監踱著小碎步,腳下卻是無聲無息,彷彿飄一樣到了納蘭彬彬,福祥二人近前,眨著一雙桃花眼,笑眯眯道:“這趟行程,小順子就有勞二位大人照顧了!”
不知怎的,與那雙勾魂攝魄的眼睛一對,納蘭彬彬,福祥二人背後驀地生出一股寒意。
……
懷安寺位於安定府,石橋縣郊外,距離縣城也就十幾里路程。
寺廟建於雨花山上。
山勢不算高,風景卻別有一番秀美,尤其是細雨紛紛下,山上一種特有的樹木枝葉飄搖,朦朧煙雨中,宛如一朵朵花瓣綻開。
若此時再敲響寺中大鐘,鐘聲盪漾於林木山野之間,就真的是詩意,禪意融為一體了。
正因如此,懷安寺還算知名,附近的才子書生,官宦子弟到了閒暇之時,往往喜歡三五成群,相約去爬雨花山,吟詩作對。
裴遠帶著林黛玉攀爬雨花山的時候,恰是煙籠山色,細雨如絲。
更在山腰處,幾座石亭內看到了一群舉辦文會,較量詩詞的所謂才子。
林黛玉此時已經換下了官宦小姐的打扮,穿著一身樸素青衣,面上罩著一層重紗。
一路上,裴遠見這小姑娘身子骨實在太弱,便傳了她一套易筋鍛骨的法門。
非是新法,而是舊時代一座大派秘傳。
之所以不傳新法,法不輕傳是其一。
其二則是裴遠暫時還沒搞懂小姑娘識海內那道清光為何物?
是否具有意識?
又或類似‘魔種’一類的玩意兒。
若真是這兩類,他傳了小姑娘新法,也等若流於他人。
小姑娘的聰慧毋庸置疑,法訣竅門,裴遠不過是說了一次,她就能記個七七八八,兩三次後就已是倒背如流。
就是根骨差了些,入門還是裴遠以自身真氣催化的結果。
這套易筋鍛骨功法,其實還是內功為主,走的是舊時代氣海積蓄真氣的路子。
裴遠也算明白為何這方世界武道昌盛,猶在舊時代之上,官宦子弟中偏偏還有那麼多文弱之人了。
原因很簡單,吃不了那種苦。
九品武道體系,入門的外練階段近於外功,總不能真指望嬌滴滴的林妹妹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然後力大無窮,倒拔垂楊柳吧?
林黛玉修行內功之後,真氣滋生,反哺肉身,一時半會體魄還沒明顯改善,面色倒是紅潤了幾分。
此時她站在山道上,聽那群書生談詩作賦,駐足片刻,卻是撇了撇嘴。
這小姑娘心氣高,自小受賈雨村授課。
賈雨村此人品性且不去提,才華倒是真材實料,否則也無法左右逢源。
林黛玉年紀雖小,才學已頗為不俗,勝過不少士子。
“怎麼?你還想去加入其中不成?”裴遠笑道。
“我卻是沒有那份興致的,不過道長故事講得好,故事中的小詩也算應景,倒是可以參與進去,許是還能博得頭籌呢?”
重紗遮掩下,瞧不清林黛玉的面色,但語氣裡的笑意卻是隱藏不住,一路行來,見裴遠對她甚為照顧,骨子裡喜歡挑刺的性子就暴露了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