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大岡的佈局(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個能名正言順拿到這些勢力的名義,也可以理解為,獲得這些勢力的支援。
蘭宅內,公生盤腿坐在被爐中,開著溫溫熱度,帶來三分睡意。
而在面前的電腦上,右下角時間顯示為十六點整,電腦頁面是東京時政新聞的主頁。
網頁板塊由大岡家主一人佔據全部,標題為【我們必將戰勝罪惡】。
米花市政大樓倒塌後,大岡家主召開今天第三次新聞會議,前兩次分別是針對昨晚的杯戶尊豪酒店爆炸事件,與鈴木財閥的鈴木次郎吉、鈴木史郎會談協商東京修建問題。
一天三次出現在鏡頭上,次次都是風口浪尖的位置。
【持續一個多月的連環爆炸案件,導致東京市民深受犯罪分子的侵害,財產炸燬,妻離子散,而受傷的自己只能躺在病床上,無能為力】
【在這危難之際,沒有人願意挑起東京的大梁,因為所有人都知曉,這個時候站出來若無法解決民眾的問題,結局就是徹底離開政壇,犧牲政治生命】
【但我還是選擇站出來,在民眾最需要我的時候,選擇回應民眾的期許,我明知道面前是一條死路,但為了民眾我毅然接任東京市長職務】
【我無懼死亡威脅,我無懼前途艱險,我無懼困難重重,我只需要民眾能夠安身立命,我只祈求東京能祥和安泰,我願奉獻全部換取明天的太陽】
【至此,我已聯合枡山汽車公司、鈴木財閥等東京重頭企業,為民眾的後續生活提供便捷,同時協調警視廳部門,將會在最短時間內,抓捕破壞東京的恐怖團伙】
【本次抓捕工作,將會由市長我統領全域性,同時就東京的未來建設,與各大財團之間進行資源協調,也將由我全權負責,東都政府辦公廳的熱線諮詢將會二十四小時開通,我們同樣願意全力解決民眾的生活問題】
————以上是關於新聞的重點內容。
全篇內容飽滿,沒有絲毫紕漏,並且將他此刻最大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在沒有這次會議前,大岡家主是極度危險的。
出現重大的問題,肯定需要人解決,若是解決不妥善,激起民憤,就需要犧牲掉部分人換取民憤的消除,而被犧牲掉的那人只可能是此時委任東京市長的大岡家主。
西紅柿
‘東京市長自感愧對民眾,走進地鐵鐵道,於xx時間死亡’這類新聞,會出現在第二天的頭條中。
出現死人的情況,就像是給民眾一份交代,雙方獲得妥協,民眾的問題沒有解決,卻又不會再深究。
對於大岡家主而言,這是死局,做得好沒有利益,做的差就會身死。
但,隨著這篇報道出現,本是困住大岡家主的死局,卻變成給予他最大利益的活局。
首先,他坦然強調,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挺身而出,誰若是挺身而出,最後都會是悲慘局面,失去政途,甚至是犧牲生命。
再後,他表示願意主動擔當這份責任,不是為了市長的權利,而是為了民眾的利益,明知會犧牲自己的未來,卻毅然在最危難之際接任東京市長職務。
這是一步活棋。
將‘最悲慘的結局’講清楚,再‘毅然’揹負起‘最悲慘的結局’,出任東京市長,上臺的目的是為了揹負東京民眾,之後的生死、仕途都無所謂。
在民眾的內心裡,就會產生一份敬仰,認可臨危受命的大岡家主,無論之後這位是否能解決問題,他都在民眾的心裡獲得信譽度。
這份信譽度,可以保證大岡家主絕對不敗的局面。
但,民眾並不知曉,這裡存在一種偷換概念,大岡家主說的殘酷局勢是尚未發生的,所謂的仕途結束,也是在大岡家主不作為的情況,東京情況日漸惡劣,激起民憤,才會出現的最差情況。
提前將未發生‘最悲慘的結局’說出,再表達現在的‘決然’,與民眾站在一起的勇氣,用虛假的未來獲取民眾信任,用此刻不耗費任何財力的話語獲取支援。
政治形象在這一刻塑造至巔峰,為民請願、一心向民的東京市長成為所有人認可的物件。
而在他的話術中,還潛藏著對比。
用其他官員不願意接任東京市長職務,為人民辦事,而他卻在最危難的時刻接替東京市長,揹負民眾的責任,兩者相對比,貶低一群碌碌無為的東京市政人員,抬高他個人得聲譽。
民眾自然是相信這一條,並且從內心對大岡家主肅然起敬。
可實際上,在一切發生之前,大岡家主就已經靠人脈關係,獲取東京市長職務,這個職位他已經坐上去,其他官員根本不會觸碰,不過是政治營銷,對外宣稱市長需要市民選舉得鬧劇罷了。
資訊不對等帶來的優勢,民眾不知情,還自認為大岡家主是為了民眾選擇上臺。
完美的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