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災禍初端(第2/3頁)
章節報錯
見到這一幕,灰原哀側頭向窗外,嘴角抿成弧線勾,勒出一抹壞笑。
注意力轉移到坐下的車子上……又換車子了。
車子配置極為老式,車窗需要手搖握把進行上下操作,而儀表檯面的設計也偏向古典,按下開關按鈕時會有下陷與反彈,沒有觸屏點選的僵硬感,等待老式音響的厚重沙啞聲道穿出。
“這裡是日賣新聞播報,今夜溫度會持續下降,最低溫度零下二十六度,暴雪情況獲得好轉,直至後天都將是小雪天氣……”
並不想聽天氣新聞,灰原哀按下調頻按鈕,伴隨切換頻道的沙啞,進入下一個廣播。
“這裡是國際新聞,就在昨天,霓虹第一大文豪工藤優作先生獲得瑞士文學殿堂的頒獎,這是屬於霓虹全部國民的榮譽,證明霓虹人站在世界文學的頂端……”
文學獎與一片廢墟。
車子離開帝丹高中時候,又一次經過燃燒的街道,被大雪所掩埋,毫無生機。
但仔細想想,東京已經死亡千人,卻沒有任何哀悼的新聞發出,充斥著媒體的只有兩件事。
“對,同樣作為國際大事件,東京警視廳將兩位國際通緝犯抓捕,要知道這可是最高階別的國際通緝犯,米國警方根本無法逮捕,這也證明我們霓虹警視廳的實力是世界一流水準,甚至超一流!”
工藤優作的文學獎,警視廳抓捕到國際通緝犯。
就像是拿到榮譽的孩子,不斷展示自己的獎章,以此獲得一種民族自信,藉此表現霓虹走向繁榮。
相比較,他們根本不會在意此刻受到的傷害,被掩埋的廢墟,剛剛經歷的爆炸……
根本不會在意。
所有人都在淡忘這件事,因為對於所有人而言,這種事情是恥辱,不願意提及,無關緊要,最後安排一個人收拾爛攤子即可。
或許這就是一種本質的轉變。
發生一場災難,死亡上萬人,卻可以輕易接受,因為活下去的人並不會感受到遭受災難之人的痛苦。
相比較,若是一個人死亡,比如東京市長,東京副市長,也或者是某個教授,當他們死亡的時候,卻會演變為全國哀悼。
“哈哈哈,事實證明,我們霓虹人的血統才是世界頂級的,世界第一的文豪是我們霓虹人,抓捕到國際通緝犯的也是我們霓虹人,這不是崛起,而是覺醒,泱泱日出大國終將站在藍星的頂點!”
廣播裡,兩個人互相開始吹噓。
基礎的操作,而很多霓虹人都喜歡聽見這種話,這也導致這款節目的收聽率是同時段最高。
坐在車內,公生與灰原哀的表情完全相同,兩個人都漠視這種新聞。
切換下一個頻道……財經新聞。
還能從後車鏡看見廢墟,一整片街區都化為火災的廢墟,相當於米花町十分之一的區域出現黑點。
再往前開一段距離,路過米花醫院,看見無數人傷病人員堆積在這裡,還有很多人站在門口,祈求能進行醫治,祈求能獲得一份藥物。
沒有任何作用,在門口位置被保安狠心驅逐。
甚至是某位坐在雪地的病號,搭在他身上的棉襖是警視廳定製,雙腿截肢,左臂扎著繃帶,閉著眼睛處於昏睡,因為寒冷忍不住打哆嗦。
他的白髮雙親,一次又一次的上前,希望保安能放他們進去,至少進入醫院內,能獲得醫師的照看,而且他們的孩子是警視廳人員。
被拒絕,不允許進入,被保安所阻止。
唯一的解釋就是警視廳徹底放棄部分人員,後續的醫療手續是這個病人承擔不起的,現在的傷病已經耗費掉病人的積蓄。
除非,將房子砸進去。
“哦,不得不說,近期米花町的房產交易進入到火熱狀態,不斷產生房產交易的專案,很多居民都開始將僅有的積蓄拿出來購買房產,側方面證明霓虹人民的購買力持續上升,居民的資產富足……”車內廣播發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