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被清理的,現在只是在少數。

田地現在有70%以上是無主土地,這就很好!

滇邊州這個地方別看是山卡拉,田地還是有不少的,所以現在他要做的事情是遷山民入城可分與土地。

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工廠在招人。

是的,工廠。

無論什麼地方,只要有日軍一個師團以上的軍隊佔領過那個地方,就絕對有槍炮維修所。

槍炮維修所被陳瀟給改裝改裝,絕對能改成一個兵工廠,原材料目前為止都來自於日軍被摧毀的那些裝備,雖然不多,但勉強夠用,培訓人員還是夠的。

原材料是個問題,但陳瀟手裡有緬北資源分佈圖,對他來說,開礦也不是個問題。

首先得有人!

最近在野人山邊緣就開了兩個礦,鐵礦和銅礦,工人也是現成的。

已經有好幾千英印軍大兵被投進了礦場,開始開礦。

就是開礦的機器裝置比較缺乏,純靠人力,比較艱難。

不過這好像也不是什麼問題,對於這些幹活的英國大兵,礦場還是保證了吃喝以及洗澡。

當然,對於不幹活的,吃喝當然沒有了,洗澡還是要洗的,一洗就一天那種。

當然,對,一些事情跟陳瀟也沒有什麼關係,因為開礦的都是一些本地土人,就連穿的衣服非常有特色,本地特色。

還經常有穿著清朝官服的人招搖過市,在礦場裡面大搖大擺的市場。

“約翰,你覺得這些人可能是緬甸的土人嗎?

我怎麼感覺不像?

你看,他們握槍的姿勢很專業,在牆上站崗,火力配置以及警戒角度都很專業!

我懷疑他們不是土人,而是專業的軍隊!”

一個揹著一筐礦石的英軍士兵艱難的從礦坑裡爬出來,跟走在自己前面一點的另一個英軍士兵小聲的說。

那個叫約翰的,小心的看了一眼包圍著整個礦場警戒圈,輕聲說了一句:“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本地的土人,但是,我會說他們說的話。

畢竟我在密支那城駐紮了快十年,學會了本地的話。

他們人與人之間交流用的確實是本地土著語言,所以他們只能是本地人,不可能是別人假扮的。

接受現實吧!

我們其實就是被本地的土著人給俘虜來開礦,但我們依然會有希望,相信不久大英帝國會來拯救我們的。

緬甸依然會回到我們大英帝國手中!”

他們說話用的是英語,這裡警戒的土人並不禁止他們說話,甚至都沒有鞭打懲罰。

不幹活的結果只能是沒有飯吃和泡水而已。

活幹的不好,只能是食物少一點而已。

所以他們說話說的都挺大膽,他們以為土人聽不懂。

畢竟,他們說的是英語,在這個年代,會外語的人少之又少,每一個都是人才中的人才,這些一看就是警戒的土人小兵,怎麼看也不像是會外語的人才。

可他們沒想過,這些土人都能聽明白他們所說的話,而且像這樣的土人,只有願意,在數量上能有七千多。

但這一切,確實跟陳瀟沒什麼關係,因為英軍被阻擋在野人山,慢慢的被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