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不到位,所謂的特種兵滲透作戰那都是扯淡,那都是送人頭。

話扯遠了,回到野人山。

在二戰時期大部隊行軍可以延綿很遠很長,有時候區區幾千人就可以拉到很長的一個部隊。

而且一個作戰單位和一個作戰單位是不能摻雜在一起行軍的,必須要有間隔,以免遭受伏擊。

或者調動, 一旦突然調動,多個部隊摻雜在一起行軍的話,會造成調動不便。

更何況現在英印部隊居然有20多萬人,雖然這20多萬人不是全部出動。

畢竟20多萬人一下子出動, 到達目的地那是不可能的,他需要分批分段分目標。

有人說,人一過萬無邊無沿,何況20多萬。

所以他們第一部分出來的人員是靈活的摩托化步兵師部隊。

他們在預估了在中日對戰的情況下,西南醫學院義勇軍保衛團必定會抽到大部分兵力南下跟日本人在對抗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礦坑和礦洞那些範圍看守戰俘的,就不會有太多的人。

所以他們只出動了兩個師,兩個摩托化步兵師,大概3萬多人左右。

他們兩個師兵分兩路,每個師長都會拿著一張地圖,地圖上有礦坑礦洞的大概位置,那裡就是英軍被俘虜的人員。

是的,他們前期送過來那個優秀的勘探專家,已經大致的給他們標好了這些所謂的礦坑礦洞的所在。

他們只需要按照地圖一個一個的循過去,然後解決掉守軍解救這些戰俘就可以了。

然後,是第二階段的兵力,除了行動異常迅速的摩托化步兵師之外,剩下的就是他們的中堅力量,裝甲師,以及機械化步兵師。

現在世界上的軍隊基本上都會,把裝甲部隊跟步兵部隊摻雜在一起使用。

當然很多裝甲師本身有坦克也會有步兵,因為坦克這個東西本身來說,它的防護說強也強,說弱也弱。

如果沒有步兵的話,那只是一個活靶子,活棺材。

但是如果有步兵跟坦克互相搭配的話,那也是地面的王者,最起碼在這個時間段是地面的王者。

當然這個前提是直升機還沒有研究出來,直升機上面的對地攻擊武器也還沒有研究出來的時間段。

坦克,一輛防護極好並且有步兵與之配合,步坦協同極為優秀的的坦克,那就是步兵們的噩夢。

坦克最容易被攻擊是在什麼地方,在路上。

特別是經過一條狹窄的道路時,如果這個時候,有人用反坦克炮擊毀了前面一輛,後面一輛,直接把中間所有坦克堵在那,那就是砧板上的魚隨時剁都行。

但是這個必須要有地利,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你必須要掌握地利才能使用這樣的戰術。

而剛好野人山地區,俗話說,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說的就是這樣的地方。

常常開一條路,旁邊就是懸崖峭壁,然後他們是在半山腰上開出來的路,這種的話如果是在這種路上被堵住了只能死路一條。

(不瞭解的可以去看滇緬公路,那個有些地方就是開在半山腰中過去的,一邊就是懸崖,一邊就是山壁上方)

在鴨綠江南邊,未來有一個班的英雄,區區十幾個人,手持簡陋的武器,就是這麼消滅了老美的11輛坦克。

就是用的這個戰術,把最前面的一輛坦克給炸燬,把最後面的一輛坦克給炸燬。

那麼,在中間的所有坦克都是魚肉,案板上的魚肉。

據說那個班的英雄,才犧牲了兩個人,就幹掉了對方的11輛坦克以及幾十個坦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