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只是日本人,就連老頭子都在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英國人在印度蘭姆地區集結了20萬的兵力,還有5萬的民夫,這個訊息,或者說這個動靜瞞不住有心人,不管是日本人還是近在咫尺的遠征軍駐印部隊。

況且英國人本來就沒有打算瞞,人家打算堂堂正正,就用20萬兵力碾壓你。

哪怕這20萬兵力,很多不過是剛剛徵調而來的農夫。

但是不管是不是農夫,上了20萬的數量,對於一個傳說中只有一個團,就算是一個特大團的民兵,也很有壓迫感好嗎!

老頭子在思考,如果英國人動手,他應該採取什麼態度面對這件事情?

幫陳瀟?

不太合適,因為逐漸發展起來的陳瀟,有可能未來就是他的心頭大患。

幫英國人。

好像更不合適,要知道相比起英國人這個盟友,先天條件下,以國人自居的陳老師,陳校長反而更親近一些。

最重要的是他不敢想象,如果英軍20萬部隊,進攻失利,自己派人摻和進去的話,會不會就撕破臉了?

其實如果不是陳瀟防範的如此之嚴密,哪怕讓他派出一些調查局的人員進入所謂的西南醫學院所在區域裡面進行調查,他也不至於對這個西南醫學院如此之忌憚。

就是因為調查局費盡了千辛萬苦都無法進去進行偵查或者調查,這才讓他產生了這個地盤,就算佔下來也跟自己沒有關係這種想法。

你要說,讓老頭子相信西南醫學院裡面就只有那區區的幾千能打的民兵。

那也絕對不可能。

因為,對方光是換給自己的就已經差不多有30個美軍團的武器裝備。

要知道美軍的一個團可不是國內的幾百人1000人,美軍的一個團,怎麼說也得有2000以上。

迫擊炮營,山炮營, 步兵營,通訊營, 汽車營之類的, 加起來少說也得2000多人。

當然二戰後期會精簡部隊, 但是在這個時間段,美軍的一個團最起碼2000人以上。

甚至可能還多。

所以美軍的一個團的裝備是很多的, 換到國內可以分開裝備兩個團了,如果是那種二級團,甚至可以裝備三個到4個。

不是人數的問題, 其實很多是後勤方面的問題。

因為美軍的一個團,他可能後勤方面或者運輸方面就有汽車之類的進行輸送。

但是到了國內,下發了美械裝備,領到了美械重灌備的那些團,想要進行運動, 很大一部分是靠人手或者騾馬才能把那些重灌備移動到目的地。

這麼一來, 裝備一個團的其他武器就會減少, 比如說槍支, 比如說彈藥, 部隊裡面更多的是民夫。

幫忙搬運輸送戰鬥物資的。

也就是說美軍的一個團的裝備進入國內了,可以裝備3~4個團。

老頭子就是透過輸送難民換取槍支彈藥這種生意才拿到了近乎30個美軍團的武器裝備。

而裝備到底下部隊的時候,他都可以把這30個美軍團的單位擴大了三倍。

老頭子裝備了比美軍還多了三倍的部隊。

他謹慎的想了想, 他自己拿人換回來的都有數量比美軍多三倍部隊的武器裝備。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點,就是國人送東西出去或者賣東西出去,自己總要留一部分給自己吃。

一般來說你首先得留夠了自己吃的糧食, 才會拿多餘的糧食去賣。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給老頭子做生意換回來的這30個美軍團的武器裝備,只是人家感覺多餘了。

這就有點可怕了!

那這個所謂的西南醫學院, 他們的人員究竟有多少?究竟裝備了多少美械裝備?

什麼都不知道, 正因為什麼都不知道,所以他決定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