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難的路上,一般來說能活下來的,通常都是男人。

但是很多家裡的男人通常都在老人死後就輪到他們了,因為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男人就是家裡面的頂樑柱,就算餓死,有東西也是妻兒先吃。

但如果沒了男人的女人,基本上很難活著,苦難的生活很殘酷,殘酷到想活著都是奢望。

突然聽說有粥喝,王二趕緊背起自己最小那個娃,左手拉二女,妻子拉著大女一人一個碗,往粥棚趕去。

這個時候可不敢跑,因為沒力氣了。

他們現在走路都在費勁的喘,如果再跑,可能就要死人了,所以現在還能走動,還能揹著最小的孩子走動,就是聽說前面有粥喝,有大善人施粥,莫名湧出的一股力氣撐著。

在這裡說一個常識,一個救命的常識。

在大荒之年,逃難的時候,什麼都可以扔,但唯獨就是不能扔自己吃飯的碗。

哪怕你沒有了,你去找個木頭,拿石頭把那截木頭給掏空,做出個木碗來也可以。

但就是一定要有個碗。

這個常識是救命的。

因為如果遇到有人施粥,你連個碗都沒有,你連粥都喝不上,那是會死人的。

所以不管是做乞丐,還是逃難,逃荒,你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最起碼要有個碗。

有個瓷碗,有個陶碗,最起碼你抓到老鼠的時候,還可以放到碗裡面去燉。

只要是有過經驗的人都知道,越是餓的厲害,越是虛弱,越是不能吃生肉,生水。

也是會死人的。

但是說有老鼠肉,就有點誇張了,因為肉太難得,哪怕是老鼠肉。

就說最簡單的喝水,有時候有人倒在那了,可能是妻子,可能是兒女,也有可能是父母,這個時候也許給他舀了一碗水就能活著,可是你沒有碗。

所以逃難的人有一個碗是很重要的。

王二此時帶著妻子兒女在排隊,就連被背在背上的小兒子也下來站著排隊,每個人手裡都拿著個碗。

粥棚發放的粥水很稀,每一個人都有一勺粥水,舀粥水的時候,那個人還特意的攪拌了一下。

但是無論掌勺的怎麼攪拌,粥水裡面的米粒,少就是少,舀到他們碗裡面,每個碗有十幾粒米就不錯了。

但是,別看只有十幾粒米一勺的粥水,卻能活人命。

是的,這樣的粥水跟水沒有多大區別,區別就在於裡面有些米湯,但這已經能活人命了。

沒有人敢沒皮沒臉的喝完了再重新去排隊,沒有人敢。

只要能活著活到這裡,活到現在的災民,都有一個很好的求活的經驗。

就是不能在那些軍爺面前犯渾,除非你跟他認識,有交情,可以祈求他對你照顧點。

否則你當他們手裡的槍不敢殺人?

“喝了粥水的來這邊,登記!”

是的,每一個喝了粥的,都被人指引到一旁去登記。

王二帶著妻兒,小心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的碗裡面的粥水。

他的大女二女三兒,特別是三兒,別看那麼小,也就四五歲,但已經懂得了,粥水要慢慢的喝。

哪怕這個粥水其實並不多。

因為,他們親眼看過有人突然運氣好找到糧食,餓極了的人甚至連煮都沒煮熟就吃進去了,直接把自己給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