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電話,雷達站站長馬大志啪的一下,立正!

“是!校長,我保證打好配合!”

放下話筒,他開始釋出命令:“有線通訊排,要時刻保持與各高炮陣地之間通訊的通常,不管發生什麼情況,就算是陣地上有炸彈當雨點下,你們也要保證我們的電話線能夠連到所有高炮陣地上。”

“無線通訊排,你們也是,在一分鐘內,給所有機器檢查一遍,要保證在戰鬥過程中,我們能夠保持與飛機之間的通訊。

並且在有線通訊被炸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無線通訊,連線到高炮部隊。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軍法從事!”

這是戰時軍法。

因為戰鬥中的軍隊就是一個大機器,靠著的是無數零件的聯合配合。

如果哪個環節突然出了問題,導致的後果是巨大的,有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甚至有可能帶來打擊是毀滅性的。

所以打仗之前,必須要檢查好自己的裝備,平日裡必須要保養訓練,這樣在戰鬥來臨的時候,才不會出亂子。

“是!”

“監控班,你們要時刻注意日軍飛機的動向,隨時向我報告!”

“是!”

一條條命令釋出下去,整個雷達營瞬間啟動起來,比一開始的時候,更緊張了幾分。

轟炸機36,戰鬥機47,總共八十多架飛機,這已經差不多是日軍在緬甸部署的所有飛機。

看來日本人想畢其功於一役,但是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本事。

陳瀟就站在指揮所,指揮所前有一個很大的望遠鏡,就看著日軍飛機即將來臨的地方。

高炮營,30門高射炮,佈置了一個三角形的高炮陣地,這導致飛機不管是從什麼方向飛來,都會飛進一個好像是口袋一樣的高炮陣地。

每一門炮,都經過計算,每一門炮口發射出去的炮彈,要覆蓋哪一片區域?

把所有覆蓋的區域連起來,那就是一片天幕,一片覆蓋整個滇邊城上空的天幕。

&n左右,由於體型的龐大,移動不便,所以在操控方面,就下足了死功夫。

這一門火炮在固定之後,炮口操控非常容易快速,能跟得上天空中飛機的速度。

只要完全按演練的來,龍文章認為,高炮營肯定能給日軍的飛機迎頭痛擊。

幾分鐘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陳瀟的望遠鏡裡,就遠遠地看到了日軍到來的身影。

松本俊是配合第13師團行動的航空戰鬥隊,也是此次轟炸密支那城護航編隊臨時隊長。

護航並不是只是飛在轟炸機周圍晃盪,他們需要在護航的同時,要積極的出擊,將有可能形成威脅的敵方飛機給擊落。

他們這段時間過的很憋屈,每次第33師團被轟炸的時候,他們都屁顛屁顛的出發,到最後只能看到對方的一個尾屁,甚至連尾屁都看不到。

他們曾經也想過,乾脆從曼德勒直飛密支那城,直接把這個城市給轟炸了,給毀了,最起碼把機場給毀了也行啊!

可是,沒有辦法呀!

日軍的護航戰鬥機最遠距離,如果不掛炸彈的情況下,最遠距離能飛到兩千公里左右,發動機狀況特別好的情況下,可以飛到2100~2200km左右,但一般都飛不到,通常也就飛個1800~2000km左右。

&n左右,來回就1600km了,離最遠距離也就差200km左右,如果護航的時候,跟敵人的飛機糾纏格鬥幾圈可能就回不來了。

所以,一直窩在曼德勒機場的日軍,才在這段時間內,沒有起心思要來轟炸密支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