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第55師團來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此時,派出孤零零的偵察機前往緬甸去偵察情況,有送羊入虎口之嫌,所以亞歷山大極力反對,拒不派出偵察機。
沒辦法,史迪威將軍覺得還是需要去戰場上檢視檢視,並且如果可以的話,給予一定的幫助,他這個東亞戰區總參謀長,雖然極其需要英國人的幫忙,但是他看出來,最主要的戰力,還是中方軍隊。
此時,他想要有所作為,所有進入緬甸的中方軍隊,都是他必須要保的武裝力量。
但是他目前駐紮在印度的美國空軍並沒有偵察機型,多在雲貴川桂等地區幫助偵查作戰。
最後他只能直接出動的是一架p40戰鬥機,飛行員是已經併入了美國空軍的原援華飛行隊飛虎隊成員。
這個飛行員名叫霍爾,霍爾.菲利普斯。
(可能各位讀者大大對飛虎隊不太瞭解,以為這是美國的志願飛行隊,其實並不是,這是一支僱傭兵部隊。
1941年,美國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接受國民政府的委託,前往美國招募飛行員,在透過遊說活動獲取羅斯福政府的支援後,他獲准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地勤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
據瞭解,國民政府與每一位來華參戰的美軍飛行員都簽訂有合同,按等級給予報酬。
其中,普通飛行員的月薪600美元,小隊長月薪650美元,中隊長月薪700美元。
此外,還有獎勵的,擊落日軍戰機一架還能拿到500美元的獎金。
與此相比較,一年後飛虎隊解散之後,將他們併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後,飛行員月薪最多也只有347美元。
這還是有海外津貼的原因,否則也最多是二百來塊錢。
美國的普通工人,一個月一般是60美元到110美元左右。
此外,每個飛行員都有單人間居住,配備獨立衛浴;每50個人還會提供遊戲娛樂房,有遊戲桌、乒乓球桌、牌桌等設施。更誇張的是,會有中國民工幫這些美軍飛行員洗衣服、洗車等。
每人每日提供肉類(牛、豬或雞)550克、雞蛋4個、蔬菜620克、土豆310克、乾菜60克、麵粉380克、豬油60克、糖180克、鹽15克、水果340克、花生30克、茶葉12克以及其他香料。
根據飛行員日後撰寫的回憶錄,包括美國媒體當時對於這支部隊的報道,都能夠了解到:牛奶、火腿、咖啡和麵包……這些食物都是標配。
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飛虎隊這些人,拿著高額的佣金,卻沒有幾個是會開飛機的。
對,這裡劃重點!!!
沒有幾個人是真正會開飛機的,這裡指的飛機是戰鬥機,p40,我國花了大價錢進口來的,買來的。
1941年7月開始,“飛虎隊”在雲南昆明展開飛行訓練,短時間內就摔掉了3架p40c戰鬥機,前前後後總共摔掉了10架。
要知道,這些戰鬥機,是節衣縮食的中國軍民,以4.5萬美元1架的高價買來的。
還沒有過戰果,沒打下過日本人的飛機,甚至還沒有真正的翱翔藍天,剛飛上去就掉下來了,讓人心痛得不能呼吸啊!
這可不是作者瞎說,就連飛虎隊的隊長陳納德,他自己日記裡面也記著的。
陳納德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揭露說,“飛虎隊”組建之初,頂多只有十幾個人能勝任p40的駕駛。其他飛行員此前只駕駛過高空大型轟炸機、魚雷轟炸機、運輸機或水上巡邏飛機;
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大多數人都沒開過戰鬥機,更別說是見過p40了。
在這裡注重說一點,很重要的,被人忽略的。
真正出了大力氣的,前期幫我國空軍抗住了壓力的,是蘇聯的飛行志願隊。
這支部隊1937年10月前後應國民政府請求來華,1941年初陸續撤離,因為這個時候,他們西線開始緊張了。
而且,他們來並不只是派飛行員過來,還有飛行工程師,飛機維修培訓師等等航空專家。
在國民政府使用蘇聯對華信用貸款向蘇聯訂購飛機後,蘇聯方面不僅授人以魚,還授人以漁。
在國內選拔了近百名航空專家,作為空軍志願隊的組成人員,來華幫助中國建立航空供應站、飛機修配廠,開辦航空學校訓練航空人員。
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蘇聯乾脆直接派出志願飛行員,對日作戰。
蘇聯方面的志願飛行員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並受過充分的訓練,平均飛行3~6年以上,其中不少人以前是航校的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