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跟守著電話的通訊兵說了一句:“通知炮營陳營長,開始規避行動!”

“是!”

炮營,一直守在電話旁邊的通訊兵猛地站了起來,大聲的朝陳小醉報告:“營長,副團長通知我們,敵人過線了,讓我們馬上進行規避!”

陳小醉精神一振:“傳令,進行第二套方案!”

所有的山炮陣地,都會挖一個炮位,一個能隱藏的住火炮的掩體,在掩體後面連線著交通壕,交通壕很深。

陳小醉的命令下達,炮手們用最快的速度把炮鋤給撬起來,然後把這重達1000斤的火炮往後拉了10米。

&n距離,逾見加深的交通壕超過4m的深度可以保證火炮被對方直接擊中的機率大大降低。

他們放下了炮彈,拿起了步槍,機槍和衝鋒槍,開始據陣地而守。

“現在開始,根據平時的訓練,每三個人組成一個戰鬥小組,每三個戰鬥小組,組成一個戰鬥班。

戰場考驗你們的時候到了,準備作戰吧!”

每一個山炮組,最起碼11個人以上,因為山炮拆開有11個部件,搬運的時候,每個人搬一件。

但是除了搬運以外,還需要有彈藥手搬運彈藥,所以如果是日本人的山炮組,一般會是14個人。

其實一般的山炮組人不是很多,通常10~11個人左右。

炮長

一炮手兼瞄準手

二炮手負責方位

三炮為裝填手

34人輔助,彈藥手

馬伕/司機12人

不過日本人不一樣,他們為了追求速度,彈藥手為78人,一個組為14人左右。

可是,現在陳小醉的炮營每門炮配備的人更多,足足有20人。

因為她們沒馬沒車,搬彈藥的人更多,沒有騾馬,並且翻山越嶺的,每個人能搬動的彈藥並不是很多,所以只能靠人多。

20個人一組,當山炮組放開山炮,需要和留下來的一個步兵連組成步兵戰鬥小組的時候,就需要靈活組合。

剛好,陳瀟所教的戰鬥小組等三三制戰術,都是可以靈活組合的。

其實作戰也有很多隊型,比如在狹窄的地方穿行,就是一字長蛇陣,如果是在敵方火力下的空曠地區,開闊地區,要視情況轉換成倒三角或者正三角的進攻陣型。

如果是搜尋前行,可能左側或者右側有人,就需要梯形前進,視情況而定是左梯形或者右梯形。

一個戰鬥小組跟另外一個戰鬥小組之間需要間隔多少步,也需要根據作戰環境隨機變化。

戰鬥小組裡面的三人,一組成就要確定誰是組長,哪怕是臨時組成的戰鬥小組也要明確,誰是發號施令的人。

因為就連戰鬥小組之間,組長也是很重要的。

作戰時哪怕只是一個三人的作戰小組,也需要有一個指向性,目標性。

組長的作用就像是矛尖,他所指的地方,就是要打的地方。

也就是那句,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首先要指,才會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