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都是走密林,順著滇緬公路不遠的密林往前走,又不會迷路又不走在公路上,而且叢林裡面還有吃的。

其實餓急了,蛇蟲,鼠蟻什麼都能吃。

所以龍文章才把人撒出去,40個班派出去30個,前後左右,他居中用電臺指揮。

果然,30個班的人員撒出去還是很有效果的,很快他們就在密林中發現了十幾個人。

他沒有像原劇情那樣,去哄去騙,而是直接用電臺指揮附近的班過去,用優勢兵力將對方包圍,確認身份並且強行收編。

然後,將那些人分別編入過來包圍的所有班裡面,拆分開,不讓他們抱團。

果然還是很有本事的,帶兵也有靈性,比陳瀟要強很多,在靈性這方面的話。

陳瀟不過是有未來人的見識,以及系統給予的知識,真要論同等學時和條件下自己指揮部隊的靈性,他都沒有龍文章強。

不過龍文章知識面實在太窄,有天賦,沒有文化和知識支撐,在原劇情他能做到一個團長已經是極限。

不過現在,陳瀟絕對不會看著他只能這樣的,學海無涯嘛!

龍文章這個方法很有用,他們又行進了20km,天快黑了終於收攏了回來。

收穫卻讓人瞠目結舌,有些一個班出去,一個排回來,有些成績差些,怎麼也帶了三五個。

攏共了統計,四百多人,居然收編了五百多潰兵,人數一下子漲到了小1000。

人數雖然多了,而且吃的也很歡實,好些天沒有吃白麵了,這弄的牛肉罐頭疙瘩湯,一罐頭盒子疙瘩湯下肚,整個人都精神了。

人多了,也精神,但是孟凡了和阿譯這也能看得出,這些新收編的人,都沒什麼用。

這些人不能打仗的,精氣神都沒了,而且這些人就算收編了也不歸心。

有可能一發生戰事,他們就崩潰了,絕對90%以上,撒丫子就跑,可能連武器都丟的沒影。

因為他們現在雙手就是光著的,武器肯定在逃跑過程中嫌太過累贅扔了。

這樣的,已經不算是炮灰了,已經是爛泥了!

但是龍文章表示沒有問題,只需要時間,他就能把這些人給帶出來。

在原劇情裡,他真的能把一千多號看到日本人就怕,聽到日本人就跑的潰兵給帶成了敢在南天門跟日軍拼死一戰,用1000座墳,拼掉了日軍一個大隊的強軍。

大隊長立花奇雄都讓他們給幹掉了,可見這群炮灰讓龍文章給帶出來了。

兵慫,只是慫一個,將慫,那可是慫一窩!

所以,有人說一隻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打不過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綿羊。

這話雖然有點不太合理,但卻有一定的道理。

龍文章就是這樣的將才,只要給他時間,他就能把原本爛掉的泥給扶到牆上去,爛掉的兵能帶出來衝上南天門插到敵人的心臟,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堅持差不多40天。

當時,在西南邊陲所有的軍官當中,只有這麼一個人有這個本事,他就是龍文章。

所以陳瀟知道他有這個本事,不過需要時間,而現在他恰恰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所以他打算自己出手!

所有士兵都吃飽喝足,開始在營地吵吵嚷嚷,不過吵吵嚷嚷的是那些剛收編回來的潰兵在尋找熟人,其他原來老兵們都已經分佈在周圍佈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