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龍文章的首戰(第3/3頁)
章節報錯
&n的距離,甚至可以再大一點,六個人的攻擊小組可以輻射一百多米。
輕機槍手在中間後方策應兩邊,只要兩邊任何一個前出的隊友被人攻擊,他立馬就可以用猛烈的彈雨將對方幹掉。
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大了,被對方用炮彈攻擊,或者用地雷攻擊全軍覆沒的危險,就減少了。
一個小分隊,13個人,可以組成兩個戰鬥小組,擲彈筒在兩個戰鬥小組中間靠後一點總攬全域性,也就形成了一個較大的v字型。
日軍的小分隊,擺開戰鬥隊形前進,也是能輻射一兩百米的。(這個隊形是真實的日軍二戰時的隊形,並不是像電影裡面拍的一字長蛇陣,或者黑壓壓的往前衝)
很顯然,黑田中隊長想的是對的,明明剛才那個方向衝過去的那個小隊沒事兒,但是他剛整完隊伍,擺了攻擊陣型衝過去!
竟然在他這個小隊衝往那個方向的路上居然有一顆地雷,其實就是一枚做了絆發裝置的迫擊炮彈,報銷了兩個日軍。
但區區兩個日軍的傷亡攔不住黑田中隊長,一個小分隊可以擺出兩個小攻擊陣型,並且形成一個大的攻擊陣型,一個小隊就有4個小分隊,足足可以將眼前的樹林進行大面積的搜尋攻擊,而他現在有兩個小隊。
所以,這足以看出,一個擁有3~4個小隊的日軍中隊,其攻擊範圍簡直大到你想不到。
這任何優秀的攻擊陣型都如同一條雙頭蛇一樣,你攻首,尾至;攻尾,首來;攻中間,首尾皆至!
陳瀟曾經跟他們說過,打仗打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你最起碼要佔一樣。
來到緬甸,對當地的氣候也並不是太過熟悉,所以天時站不住,人和更說不上,因為緬甸本地人大多已經和日本人形成了盟友關係,他們幫助的絕對是日本人。
既然天時和人和都佔不上,那就佔地利好了,這個比較簡單,你只需要打仗之前,勘察好地形,打的時候將對方引過來,將對方帶到你準備好的戰場,好好利用地形就可以了。
所以在發起攻擊之前,他們勘察了好幾遍這片樹林,什麼地方能利用他們都做了評估,以及設想。
龍文章是個天才,他雖然只上過一個短短的軍官速成培訓班,但是他對日軍的戰法熟捻到了極點。
日軍的攻擊陣型,能包圍搜尋多大一塊地方,攻擊了對方什麼時候才能反應過來,並且進行反擊,這些都有了提前的研究和評估。
在樹林深處,他們緊張的趴在偽裝裡,緊緊的瞅著正一步一步進入他們設定戰場的日軍。
日軍的搜尋攻擊範圍很大,但是他們預留的戰場,更大!
陳瀟不在,他們只能靠自己,陳瀟臨走時,將隊伍交到他們手上,他們就得負責在陳瀟回來後,好好的將隊伍交還給他。
但是,日本人卻不能不打,所以做好戰前評估和設想,儘量減少傷亡,是他們要做的事兒。
陷阱有很多種,有主動觸發的,有被動觸發的。
像那種絆發雷,或者絆發的彈射出來取人性命的那種木刺陷阱,是不適合裝在包圍圈入口處的。
這種等敵人進入後,再收口的陷阱裝置,如果是絆發的,那敵人的後續部隊就不會再進林子了。
逢林莫入這一句話在日本人看來就是狗屁,因為緬甸北部周圍都是山,都是林地,難道都不入?
這顯然是不可能,但小心還是要的,所以每一個搜尋前行的日軍都有自己的職責。
最前面那一位,要負責看自己的腳下,以及周圍的環境,在他身後5~6米處跟著他腳印走的卻要負責警戒遠處是否有威脅他們的人或者物。
畢竟他們都是老兵,都是從華中戰場,華南戰場極少數是從華北戰場下來的老兵,作戰經驗豐富,用一句很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什麼沒見過?
華北八路軍的地雷戰他們也遭遇過,所以對於陷阱,日軍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畢竟敵人都是會成長的。
但從林和平原是不一樣,此刻的日本人更不知道,一個有準備的人想在叢林裡面弄死你,有100種方法,哪怕他不是良辰!
三個小隊進入叢林,龍文章也不貪心,今天吃三個小隊就夠了,再加上炮擊的半個中隊,嘖嘖嘖,打鬼子也不是那麼難嘛!
一聲鳥叫在叢林中響起,一個人在樹叢底下伸出手來,拉住一根用樹皮搓成的繩子。
ps:昨天少了一章,今天上午補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