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師!”

龍文章和侯思遠一男一女一起立正應是,然後馬上領的人,到路上邊埋伏。

而剩下的人,馬上向山上密林裡轉移,他們要在林子裡面,佈置一個口袋。

佈置埋伏陣地,需要看地形,以及敵人的數量。

曾經有過一個英軍營,好像是印裔的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圍成一個包圍圈,等敵人進去之後,馬上槍林彈雨潑了出去。

結果,敵軍死沒死完不知道,但是,因為是在路的兩邊埋伏,兩邊都有人,結果發生戰鬥的時候,左邊埋伏的攻擊到右邊埋伏的戰友身上,右邊的子彈又打到左邊埋伏的戰友身上。

(是有這麼一件事,一戰時候的,英國人的印度殖民地士兵,但具體記載在哪,我忘了)

所以,埋伏的時候,需要將射界避開另一邊的戰友,並且還能形成交叉火力。

不過這個倒是不難。

難的就是龍文章如何把戲演得像,能把鬼子勾搭進來。

其實說難也不難,說容易也容易,龍文章就是在聽到身後的鳥叫聲,身邊的女兵侯思遠告訴他,後面的陣地已經佈置好,距離這裡800m不到。

龍文章點點頭沒說話,眼睛看著下方,正在行走過的日軍,已經過了第五組了,一組五個人。

這是日軍搜尋前鋒隊的中段,按照常識,日本的小隊長,一般都是居中指揮。

那才是龍文章等的目標。

如果敵方的軍官還在,未必就能上鉤,畢竟日本人現在的文字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漢字,逢林莫入這句話他們那一定會有。

所以他決定,既然只能弄死對方一組人,那就弄死對方有軍官的那一組。

龍文章手上一支衝鋒槍,女學生侯思遠手上也是一支衝鋒槍,剩下十個男兵都是步槍。

還好,火力不算很猛,不會把對方給嚇到,但又讓對方不敢太分散。

侯思遠,是一個十七八的女人,龍文章問她:“你的槍法怎麼樣?”

侯思遠小聲的回了一句:“老師說,我比大部分中央軍的精銳槍法都好。

我也不知道怎麼樣!”

龍文章不知她所說是真是假,但他從自己在草叢裡不知不覺就被眼前這些女學生俘虜的情形看來,這些女人還真是精銳。

特別是她說這是那位老師對她的評價,那就相當可信了。

“那好!小鬼子的小隊長肯定是居中,不是第五個小組,那就是第六個。

第六個小組人數肯定比其他小組的人數要多,那麼待會兒我們來分配一下目標。

我負責幹掉對方的小隊長,你負責幹掉對方的擲彈筒,機槍手誰先空出手來,誰先誰打!”

然後跟其他人說:“其他人,你們按順序分配目標。”

“明白!”

“明白……”

其他人小聲的應答,並將話小聲地傳了下去。

果然,當鬼子的第六小組過來時,不再是五個人,而是八人。

鬼子小隊長,一個機槍手,一個擲彈筒,剩下的一個副射手一個擲彈筒的副炮手。

剩下三個拿步槍的,八個人就算是行軍,而且是跟在前鋒小隊的中間,也沒有讓他們放鬆警惕,每個人一邊快速行走,一邊警戒周邊的草木樹林。

甚至那個拿著擲彈筒的,一隻手拎著擲彈筒,另一隻手拎著一枚專用榴彈,隨時準備將擲彈筒放在地上進行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