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你來了,他走了(第2/4頁)
章節報錯
日軍為了把華北變為其發動的“大東亞聖戰”的供給基地,自1941年秋季開始,先後出動7萬兵力,對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掃蕩”。
而且,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華北,華中很多地區發生了旱災,致使冀中平原和整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赤地千里,邊區軍民收成銳減,不僅老百姓沒有糧吃,軍隊自己的給養也成問題。
為了渡過春荒,八路軍戰士們每天出去採樹葉,一棵大樹上的樹葉夠一個排的人吃上一天。
都沒有糧食吃,八路軍戰士要吃飯,老百姓也要吃飯。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聶司令員擔心部隊的伙食單位如果把村莊附近的樹葉都給採摘了,老百姓只能餓肚子。
所以他就下了一道後來很出名的《樹葉訓令》,命令部隊的伙食單位不能在村莊周圍15裡以內採摘樹葉,要求要到無人區採摘,不能與民爭食。
趙剛點頭,對於陳瀟有時候奇怪的話語,他已經是見怪不怪。
畢竟病人嘛!
“把魏和尚派出去,讓他摸查一下二戰區長官部管轄區下面的老百姓,如果他們確實把老百姓剩下的存糧都榨乾了,那就把老百姓遷過來!
我們學校往西,這一片地方,往太行山脈方向,都可以開荒種土豆,他們不要老百姓,我們要!”
趙剛有點遲疑的說:“可能他們不會放人!”
畢竟有百姓種地才有糧徵,沒有老百姓他們去哪徵糧?
“不放人,我就讓和尚去摸了他閻老西的老巢,我能打8, &n的九四式七五毫米山炮拆開11個部件,能揹著跑!”
說著,陳瀟又問:“河南方面調查清楚了嗎?饑荒情況怎麼樣?”
一問到這個,趙剛憂心忡忡的回答:“經過調查,情況不是很樂觀,河南幾乎全境,已經連續兩三年蝗災了。
三七年的時候,黃河花園口決堤氾濫後,淹沒了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所屬 44縣,死了八,九十萬的百姓。
黃河水退後,形成了一片長達400多公里的黃泛區,豫東平原的萬頃良田沃土變成了沙灘河汊,無法耕種。
並且過後沒有人整治河堤,黃河水連年氾濫,頻繁決口。
黃泛區土地經過大旱炙曬後,撂荒的土地蝗蟲迅速滋生,形成蝗災。
這幾年,老百姓的收成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點!
我們去調查的戰士,聽當地老百姓說,只要一鬧蝗災,那遮天蔽日的蝗蟲,一落到農田裡,頃刻之間就把莊稼啃個精光,老百姓哭天強地也沒辦法。
本來老百姓日子就艱難,但是由於軍糧運送困難,所以駐紮在河南的中央軍通常是就地徵糧,強行攤派,老百姓交完軍糧,只能是拿著剩下的最後一丁點糧食和著野菜和樹葉過日子。
可是去年大旱,老百姓手裡已經連一丁點糧食都沒有,全部被搜刮走了,我們的戰士去調查的時候發現,田野中倒斃者隨處可見,無主的野狗肆意地啃咬死屍。
我們的戰士還從災民的口中,聽到了人吃人的恐怖故事,對當地災民來說,人吃人已不鮮見,問題只在於是吃死人還是吃活人。
這幾名戰士在回來後,連肉都不敢吃了,造孽啊!”
說到這,趙剛眼淚都下來了:“戰士們說,他們甚至已經看到有很多災民,打算想辦法弄死中央軍,同歸於盡也行。
不為別的,就為了對方將他們家中最後一口口糧給搶走,讓他們餓得家破人亡,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哪怕是死,也要拉一個墊背的。”
“嗯!”
陳瀟迷糊著哼了一聲,然後趁著自己還清醒,趕緊下了一道命令:“糧食我有,你跟上面打報告,讓他們儘量接收災民,遷入根據地也行,或者我這裡都行。
這些人的吃喝,糧食我出了。
至於12歲以下的,就全部送來學校吧!
教他們讀書,教他們造飛機,造大炮,造坦克……”
話沒說完,陳瀟又睡著了,趙剛後退一步,鄭重的向他敬了個軍禮。
趙剛走出門,門外是魏和尚,他輕聲說:“校長又睡著了,送他回屋吧!
然後來找我一趟。”
“嗯!”和尚應了聲,進了屋裡,看著靠在椅子上睡著的陳瀟,輕輕地把他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