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瀟啞然失笑,回到自己辦公桌裡面的位子上坐下,才回頭說:“沒事,秘密本來就是要跟人分享的。”

林小雅和賀晟只好坐下,這是不同意他倆出去,只好聽著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英國的亨利.托馬斯.蒂澤德爵士?”陳瀟問了一句。

屋裡三人一起搖頭,都說沒聽過,陳瀟只能跟他們科普:“亨利.托馬斯.蒂澤德爵士現任英國航空研發委員會主席,也是英國雷達專案的重要推動者之一。”

“1939年9月,在德國入侵波蘭後,英法兩國宣佈對德國宣戰,然後這一年,打的是如火如荼。

這一年,英國人被德國人的飛機以及潛艇封鎖了整個海峽,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處境日漸艱難,緊張的戰事讓英國軍事壓力陡增。

最重要的是英國是一個極其依賴外部資源的島國,現在他們在原材料供給上朝不保夕。

不說別的,就是對國防而言極為重要的軍工研發工作,也因為財力、原材料的不足,和緊張戰事的影響,變得難以為繼。

所以英國為了改變局勢,為了獲取對軍工研發極為重要的工業資源,將自己手中的軍工專案儘快投入到實戰之中。

所以他們就將目光投向了美國,因為美國隔著整個大西洋,屬於一座孤島,並且有著完備而龐大的工業基礎與實力。

在前兩天,這位亨利.托馬斯.蒂澤德爵士就得到了丘吉爾的授權,飛到了美國。

英國人想要跟美國人談合作,最主要是想將一些先進武器元器件的生產轉移到美國,這樣可以不受打擾生產並支援歐洲的大戰。

我得到的訊息是,就在蒂澤德爵士動身前往美國的同時,一個幾乎裝有英國所有最先進軍工成果的檔案箱,被悄然帶到了利物浦,並在軍隊的全程護衛之下,跟隨著數名談判代表,登船前往加拿大。

而這些英國所有最先進軍工成果的檔案當中,最有價值,是一種被英國人叫做雷達引信的近炸引信技術。

而這個近炸引線技術,我也有!

而且,跟英國那些現在還是理論的技術不同的是,我的近炸引信技術已經可以用於實戰,非常成熟。”

林小雅和賀晟心裡十分焦慮,這種東西是她能聽的嗎?

前兩天那個什麼什麼爵士,剛去的美國,你這裡就收到訊息了。

還有,那個裝著全英國最先進軍工成果的檔案箱,什麼時候送,送到哪你都知道了。

而且,連裡面的檔案最有價值是什麼技術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你自己都說了,那是由軍隊護送的。

可見能搞到這些情報,這個情報網路得有多神通廣大?

林棟可能不瞭解,畢竟他七歲就出國了,可是他們兩個不一樣,林小雅和賀晟十六七才出的國,他們知道很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什麼樣的人才能保守秘密,第一個是死人,第二個是自己人。

如果說在聽這個秘密之前,他們還有可能會脫離陳瀟這艘船去上岸。

現在,他們沒有這個心思了,也不敢有!

一個能輕鬆地知道大洋彼岸的那頭的英國人什麼動向,並且能清楚的知道人家最秘密的事情,那憑什麼就不能知道她林小雅和賀晟的一切?

就在林小雅二人糾結的時候,陳瀟從他的辦公桌底下拿上來兩個大彈匣,看著像布倫輕機槍的彈匣,不過比那個可要大多了,因為是20mm防空機關炮的彈匣,一個彈匣可以裝五發20mm機關炮彈。

“這個,就是我拿出來的樣品,你可以寫一封信,我會讓人以最快的速度將樣品以及你的信送到你想要送到的位置。

比如上海你們家的洋行。

另外,你可以把我剛才跟你說的都寫上去,這對我而言不是什麼秘密,也不怕被別人知道。

另外也可以取信美國人,只有他們相信我有這個實力,才會來跟我合作。”

這個時候林小雅才明白,自己剛才屬於杞人憂天,校長本來就打算把這個秘密給公佈出來,就算不公佈出來也不是保密級別很高的事情,是自己腦補想多了!

“校長,我有兩個問題!”既然想通了,林小雅就不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了。

“你說,在你們三人裡面,我最欣賞的就是你,有膽量,有決斷力,有敏銳的目光和敏感的直覺。”陳瀟笑著讚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