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壞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陳瀟穿越之前,幾乎人人都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和平武器叫原子彈。
世界之所以不敢再打世界大戰,就是因為有這玩意兒,這玩意兒炸人就炸過兩回,然後就術高莫用了。
後世現代人都知道這玩意兒爆炸的威力特別大,種出來的蘑菇也非常強悍,但是有幾個人知道,這種蘑菇不是隨便種的。
也是有技巧的,比如你讓它什麼時候爆炸?
原子彈這個東西,不是說砸到地面才爆炸,那樣威力就大減了。
因為原子彈對目標的傷害一共有三重,第一重是光輻射,據說被光輻射直接傷害的化為飛灰的人,他的身體下面會有一個影子,很真切的影子。
當然也沒幾個人看見過原子彈爆炸後是什麼樣子,被光輻射化為飛灰的人有沒有影子留在原地皆是猜測,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倒是第二個傷害手段,是衝擊波,強悍的衝擊波可以一路平推,摧枯拉朽摧毀一切可以摧毀的東西,直到它的動能衰竭。
第三個手段是蘑菇雲帶上到雲層,然後隨風散落到四方的核粉塵,其實三個手段當中最有用的就是這個。
核汙染,否則原子彈不過是威力大一點的炸彈罷了!
核汙染這個東西,咱也不是很瞭解,先不說了,就說說那個光輻射和衝擊波,是原子彈在什麼地方爆炸最有威力?
當然不是地面,如果是砸到地面才爆炸的話,它只會炸出一個大坑,然後衝擊波和光輻射會向上散發開來,對稍遠一點的地方的人,很難構成殺傷力。
所以原子彈在什麼地方爆炸最為合適?
&n之間爆炸最為合適,在這個距離爆炸,可以將衝擊波,光輻射等傷害手段擴大到整個城市的範圍。
而不是隻是炸出一個大坑而已。
至於為什麼能控制的住原子彈在距離地面400m~600m之間爆炸,這就要說一說,二戰時期的三大軍事發明。
雷達、近炸引信還有原子彈。
近炸引信在1940年還沒有正式的用在武器上面,這個東西跟雷達似的,最早是英國人研究想用在軍事上,但是一直不怎麼順利,還是無法成功的改進,無法真正的應用到軍事上,然後就擱置了。
1940年9月中下旬,美國就向英國買了這門技術,直到1943年才成功的將初始近炸引信改良成為vt近炸引信技術應用在炮彈上。
有了這個近炸引信的炮彈,在一出膛的瞬間就啟動了電子訊號波,只要有目標進入到它15~21m以內就會爆炸,就會在空中產生出兩百多平方的殺傷碎片覆蓋,進而摧毀目標。
二戰時,很多日軍飛機就這樣被美軍給幹掉,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近炸引信炮彈,才可以使英國在歐洲戰場上攔截德國的v1導彈上成功率大大增加。
幾乎後來美國生產的防空炮彈都有這麼個技術,但是別看這個技術很普遍,保密級別卻很高。
在當時的話,跟原子彈是一樣的級別,這門技術哪怕是幾十年後,都還是保密級別非常高的。
當年投在廣島和長崎的那兩枚原子彈,就是安裝了控制在600~400m距離高空爆炸的近炸引信。
沒錯!
系統給出的獎勵就是,1萬枚安裝近炸引信的20mm98式高射機關炮的炮彈,以及未來美軍研究出來更完善的近炸引信的1950年以前的資料與工藝。
系統還給出了一個建議:“建議搶在美國和英國交易之前,與美國達成交易。
交換現在所急需的油氣礦業機器,汽車工業基礎,拖拉機工業基礎,以及鍊鋼基礎裝置。
另外,毛熊老大哥也是一個很好的交易物件!
開個好頭,未來的生意有的做!
再給一個小提示:想要與美國人做生意,林棟是個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