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肯定是八路軍的主力,如果我是日軍的指揮官,我肯定把周圍大城市的兵力都調集過來,把你包成餃子裡面的餡兒!”

趙剛抗大學習也不是假的,雖然真正指揮部隊沒指揮過幾回,但基本軍事指揮常識還是有的。

陳瀟看著他的回答,沒錯,是看!

看了他的回答,得到了正確的答案,如果他再拖下去,有可能還真被敵人包了餃子。

現在,城裡面的一個旅團沒有炮,重機槍擲彈筒等火力,已經被炮兵點名的差不多了。

也就是說,縣城裡面的第一軍現在還剩一半,4000~5000人左右。

大部分沒有火炮擲彈筒和重機槍,歪把子輕機槍還是有的,日偽軍加起來4000~5000號人。

是這麼點名下去,還是衝進去打巷戰,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衝進去打巷戰,傷亡肯定很多,但是不衝進去儘快解決,敵人的援軍估計很快就能到。

特別是這個飛機,這裡離太原機場又不是很遠,如果敵人請求支援,可能一個小時都不到轟炸機就能飛來。

現在八路軍戰士,包括他的學員兵,都沒有任何的防空武器和方法,用輕武器完全是無法防空,用重機槍需要特殊改裝過。

現在無法進行改裝,所以也沒辦法,用輕機槍打飛機,好像二戰歷史上就只出現過一次比較可信的案例,機率太低。

所以目前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衝進去進行巷戰,以最快的速度幹掉敵人。

“去傳達我的命令,做好進攻準備,我的衝鋒號一響,所有人都得跟我衝進去,一個小時後我要一個乾乾淨淨的平遙縣城!”

&nm口徑山炮組說:“一門往前推進距離城牆兩公里,對準南城門,一會兒我需要你把城門轟開,把城牆也轟開。”

“另外一門炮,拉到北門丁偉團處,丁偉那邊的城門也需要你們去轟開。”

“是!”

兩匹馬,拉著門山炮,五六匹馬專門馱著炮彈,用最快的速度繞了一圈到北城門外,丁偉的陣地。

丁偉一看到炮來,歡喜的說:“哈哈!

剛才還在琢磨著,要用多大的炸藥包才能把這個門給炸開,別到時候衝鋒號一響,我這拖後腿就麻煩了!

正琢磨著你們就來了,有了這炮,這城門,這城牆還是問題嗎?”

這門炮的組長,也就是一炮手,快速的將火炮給定住瞄準,炮彈都擺放好。

就等著命令一到,他就把手裡這些炮彈全部衝著城門砸出去。

沒有路也要砸出一條路來!

“開炮吧!開啟城門之後,炮火向裡延伸。”電話那頭傳來命令,三炮手把已經瞄好城門口的火炮閂門開啟,四炮手上前遞過一枚炮彈,三炮手接過塞進去,趕緊離開。

一炮手拽著炮繩用力一拉,“轟”地一聲,正正地轟在了城門處,這種炮一分鐘能幹出去十幾二十發炮彈,甚至還多。

現在炮彈也不多了,不過校長說了,只要打完了這場仗,他就有能力搞來炮彈。

讓大家不要吝嗇,大炮弄來幹什麼?就是弄來打的,弄來為步兵提供前進保護的。

就是他們在圖書室看到的步炮協同。

&nm的炮彈將兩頭大門開啟,並將炮火往裡延伸時,陳瀟命令司號員吹響了衝鋒號!

尖銳響亮的衝鋒號,在炮聲隆隆中依然傳出了很遠很遠,三個方向的衝鋒號同時響起,三個團的所有戰士都上了刺刀從南北城門還有西城牆的豁口衝進去。

所有的火炮擲彈筒,都將僅剩不多的炮彈和榴彈全部打了出去,炮火一直向前推進,學生兵在陳瀟的帶領之下,衝在了炮火後面。

其實,在別人看來,他更像一門行走的人形擲彈筒。

身後跟著倆學生,專門替他搬運手榴彈的。

學生兵手裡面幾百支衝鋒槍,都是巷戰的利器,就是消耗子彈有些多。

這是陳瀟拿來用的幾年後,美軍在中途島跟日軍打陣地戰時用的戰術,在衝鋒槍的彈雨之下,什麼白刃戰都是虛的。

就是對後勤消耗,有點巨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