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民國老師的工資(更不動了,明天補上)(第3/4頁)
章節報錯
現在日本人佔了大半個國家,上海交大搬去哪了他也沒印象,好像是西安,又好像是……
記不起來了。
就算記起來,人家也不會來他這個破學校裡面任教或者學習。
所以目前還是靠田墨軒這個岳父,他在江南的人脈廣,學生也多。
“所以我們要成立自己的工業教育體系,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急需的工業人才。
比如,在這座學校後面有一個兵工廠,也不能叫兵工廠,應該說是機器廠。
生產武器是順帶,其實我對它的定位,應該是生產機器或者機床,這才是一個國家工業的基礎。
只要打好了這個基礎,我們這個國家就能騰飛。
我們的領土是小日本的多少倍?
我們的人口是像日本的多少倍?
只要我們的教育上來,小日本就是個螞蚱。
哪裡還用像現在這樣,被別人追著打,攆著打!”
陳瀟要的就是工科方面的老師和學生。
“岳父,理科,工業方面的老師和學生都是我急需的。
我現在非常急需的是冶金方面的人才,以及礦業方面的人才,還有機械方面。
土木工程方面也是急缺。”
“咳咳”田墨軒忍不住乾咳了兩聲,才有點為難的說:“有是有,但這些老師都要生活,要生存。
所以是要發薪水的,你能否負擔得起?”
現在在江南等地,有很多老師快要吃不上飯了,古語有云,不為五斗米折腰。
現在沒有被日本人插手的學校快要不多了,被日本人插手之後,想去上課的人,除非是迫不得已。
所以導致很多老師,都沒有去上課,沒有了收入,在家飢一頓飽一頓的。
就連田墨軒原來所在的學校,也快要被日本人插手了。
但縱然再有氣節,也要吃飯,來任教也要薪水的。
所以,縱然田墨軒不想問,不好意思問,但還是迫不得已問了薪水問題。
陳瀟就好奇,他沒有穿越之前,聽說過一個故事。
魯迅先生在某大學任教,月薪能達到200塊一個月,而他去上海買了一座房子,居然只花了他半個月的工資。
想到這兒,陳瀟就心有惴惴,這要是一個老師一百多200塊錢,自己的錢還請不了幾個老師呢!
所以他不由得問道:“岳父,這要是請一位老師,得付多少薪水?
你們以前的標準是多少?”
田墨軒苦笑,現在哪來什麼標準,基本上保障生活,有就發,沒有就管飯。
不過如果說起以前,那還是有標準的:“1920年以前,教員的工資比較高。
那時國小的教員,月薪為40~50塊。
國中的教員,月薪一般為60~80塊。
大學教員,通常是100~150左右。
但是到了1920年以後,就開始稍有下降,到了30年以後,就降成了定局。
那時,國小的教員,一般為35塊~45塊之間,學校之間差別不大,都是教育部下發。
國中的教員,一般是50塊~60塊之間,也是教育部下發。
大學教員,80~120之間,有私聘的是學校自己發,公平的就是教育部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