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二戰區長官部的慰問(第2/3頁)
章節報錯
“6000米,理論性的射程,但其實打不到,一般來說五千九百多米,就是這門炮的極限了,其實就連這個距離都很難達到。
畢竟是仿造的,材料和工藝上比原來的克虜伯105毫米山炮差了許多,射程上也差了許多。
不過威力,卻沒差多少!
傳說,因為窮,閻長官只生產了30門晉造16式105毫米山炮,但看來顯然不是。
光是358團,怕是已經有七八門了這炮了。”
這時炮兵連長忍不住出聲:“確實只生產了30門,我358團佔了八門。
先生,以前幹過炮兵?
我看你拆卸火炮的速度,比我手底下最快計程車兵還要快好多。”
陳瀟笑了笑,沒有介意此前王連長的態度問題,畢竟換了自己也是一樣。
不過他的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可能是我的力氣比他們的大,所以活幹的比他們快!”
&nm口徑山炮,可以拆分為九個部件,分開運送。
所謂山炮,就是適合在山地作戰的火炮。
把它拆分為九個部件,每個部件大概80~110公斤左右,用人力或者馬和騾子運送和轉移。
每一個部件的拆卸都需要2~3個人,畢竟一百多兩百斤呢!
人一多,動作就多,就慢了。
但是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搞不來,兩個人也夠嗆,三個人差不多。
可是,如果有人力量足夠,能很輕鬆的搞定這些部件,比如現在的陳瀟,一兩百斤,對他來說跟沒有重量似的。
所以這就很輕鬆了。
幾分鐘把這門炮給拆解完,還有一些零件,全都看了一遍。
終於在腦海裡面出現這門炮的所有資料和生產工藝,陳瀟這才動手把這門炮給重新裝起來。
拆卸的時候快,組裝的時候更快,其實不管是火炮還是槍械,只要懂得真正的流程,組裝起來不慢的。
(比如1944年,國府與美國在滇緬邊境成立了一個幹部集訓營,美軍要給中央軍的炮兵培訓怎麼使用美式七五火炮。
結果,去的都是老炮兵,打了十幾年仗了,火炮這東西一通百通,拆卸和組裝一門美軍的75mm山炮,一上手比美軍教官還快,據說記錄是一分22秒。)
&nm山炮,陳瀟又過去把另一門75mm晉造17式山炮也給拆卸組裝了一遍,速度比上一門還要快上許多。
他這一手,被炮兵連長驚為天人,孫銘上尉取笑他:“現在知道人家的厲害了吧!
我跟你說,別看你是玩了幾年炮的,陳先生有個學校,他學校裡面的學生水平都能碾壓你。
你信不?”
炮兵連長雖然佩服眼前這位陳先生,但是拆卸,組裝火炮並不代表一定能玩好火炮。
陳瀟也想逗一逗這位炮兵連連長,就說了句:“那我們來比一比?”
王連長當然不甘示弱:“就比一比,我先出題。
&n,高度30m,105mm山炮,高爆榴彈一號裝藥。
請!”
炮兵訓練和考核,當然不可能富裕到真正去打一發炮彈。
說出距離,高度以及方位,還有使用炮彈的裝藥,讓你調出火炮最精準的仰角度和方位。
這些是炮兵訓練當中,無數次去重複去考去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