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嘯用手在全息河渭星全息影象的平面一側做了個劈砍的動作,想象著巨大的利刃切割到球星天體上面,然後兩部分連線位置在天體運動的慣性作用下,被強行分離看來,破碎的星球碎片不斷從兩部分散落出來。而行星的內部像地球熔岩核心一樣的物質不斷向空間之中噴灑,並在冰冷的宇宙空間之中快速冷卻下來。

之後,完全分離開的兩部分開始自己不同的旅程,部分剝落和噴射而出的碎片,在引力的作用下跟隨著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天體。漫長的時間過去,兩顆同源的天體都帶出了常常的隕石星尾,其中一顆就是現在的河渭星。

“這種情況可能嗎?”劍嘯還是不能認可自己被對方引發而出產生的想象,固執的想從其中找出一種更合理的解釋。

一旁的東楊有自己的考量,剛才的說法顯然不能很好的說服年輕的船員,劍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一直接受著人類傳統的宇宙理論,理解也在初級的階段,讓他們突然接受還沒有完全公開的另類說法,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而那些真正見識過神秘宇宙災難,還有仁和文明那種強大力量的老一代船員,會相信這種情況嗎?答案好像是確定的,因為那些人的內心之中對仁和文明有著發自內心的敬仰,就像現在的自己,只要聯絡到仁和科技幾個字,就已經有點相信這個解釋了。

“這件事和說服其他船員有什麼關係嗎?”東楊若有所思的看著影象一旁的繼擎,那個人的表情平靜,好像隱藏著好幾種不同的情緒。

“其實剛才所說的事情,原夸父高層早就知道,而且根據科研部分析的初步資料顯示,河渭星曾經移動的軌跡,有一部分和夸父以後的航道重疊,那裡就是原來河渭星本體被分離的空間。”

繼擎縮小影象,用手在影象之中畫了兩條曲線,其中條沿著河渭星的隕石星尾延伸到宇宙深處。而另一條從將現在夸父的位置與天苑四相連線,這兩條線中間有近似重合的段落,其中一個區域顯現出警示的紅色。

“也就是說,我們繼續前進,很可能要面對那種危險超過引力漩渦和暗雨的空間現象。這種空間現象我們無法理解,不能探測,不知道有多大範圍,但是隻要按照預定計劃航行,一不小心就會化為塵埃。這次就連仁和文明都沒有可能拯救我們,因為這種力量可以輕易切割一顆巨大的星球。”

東楊深吸了一口氣,驅散了這種未知宇宙現象在心中產生的不安。他是經歷過暗雨危機,看到過女媧和盤古號殉難資料的人,神秘的宇宙已經給他帶來的巨大的震撼難以用語言所表達。

他重新組織了一下思維,說道:“仁和文明的板塊理論,我也在破解資料中瞭解過。他們也曾今發出過明確的警告,夸父以現在狀態繼續前行非常危險。那時候由於對仁和文明的瞭解很少,高層的意見統一,為了避免影響船員的信心,暫時不大範圍公開。可是這個理論一直沒有經過證實,用基於不確定理論去說服其他的船員,你的把握有多大呢?”

“是啊,破碎空間這個說法,從人類對空間的理解上無法站的住腳。”劍嘯的想法少一些,他附和著導師的話,直接質疑道。

“人類對於宇宙的研究過程中,僅僅是停留在太陽系附近,又有誰能證明在更廣闊的宇宙中,空間是連續的呢?而我們人類認知之中,物質世界存在基礎是不是就是空間,還是隻是誕生於空間的一個部分,更是沒有人能明確。”繼擎面對兩個人的質疑,開始用心的解釋起來,他知道這就是將要面對的第一道考驗,像老師一樣,把自己的理解灌輸給眼前的人。

接觸仁和文明之後,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強烈想法,也是他要將夸父送回地球的原因。

人類想要成為跨越星空的宇宙文明之一,必須完成宇宙空間理論的二次跨越,在重建基礎物理理論的同時,完成對多層空間理論的學習和探索。這樣以來,人類才擁有在恆星間和星團間短距離宇宙航行的能力。

現在強行繼續進行空間航行,除了多無數次失敗,或取得微不足道的成績意外,沒有太多現實意義。畢竟人類沒有仁和那樣強大的生命形態和悠長生命存在。

“比如說,以前我們一直認為空間是穩定的,但是相對論第一次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大家開始認同,在大質量天體的影響下,空間可能被彎曲。而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理解空間為什麼被彎曲,是因為它什麼本質,才能出現這種情況呢?”

“仁和文明其實已經有了一種答案,那就是我們物質世界所處的空間並不是真正的空間,而是存在在基礎空間之上的另一層空間。這片空間被仁和命名為睿空間,而基礎空間是本空間。”

“你說的多層空間理論,人類也有過這類的研究,”

“仁和的發現則完全不同,睿空間並不是真正的空間,它是由一種人類無法觀察的微小顆粒所組成,這些微粒是我們物質世界存在的基礎。也就是說我們瞭解物質世界所在的空間是一種介質。”

“這種說法我完全不能認同,空間之上顆粒組成空間,空間是一種介質?這樣的理論漏洞太多,在物理理論上根本站不住腳。”

“你說的物理只是人類的物理只是人類現在所能構建的理論體系。你應該知道,在宇宙之中,有兩個基本的概念,無限大和無限小,宇宙廣闊和物質組成的最小單位,人類科技還有很遠的路要去探索。尤其是看似近在眼前無限小這個概念,人類早就進入純理論的時代了,要想去證實這些理論,看似已經沒有太大的可能。”

“很久以前,人類認為世界是平的,生物是由血肉組成。隨著不斷的探索發現,我們看到了細胞,看到了組成細胞的微粒,又發現了組成原子的更小微粒。自從波粒二象性的發現,沒人再會簡單的認為分子,原子、電子這些微觀粒子是種圓形的小顆粒。”

“理論發展的過程告訴我們一個普遍真理,千萬不要用宏觀世界觀去理解微觀世界,微觀世界遠遠超過人類的想象。”

“地球用幾十億年形成了初級生命,而再往前,宇宙用百億年形成了物質世界。我們可以簡單的想象一下,你所認知的元素是不是都像初級生命從原子那樣誕生和發展出來的呢?”

其他人有些迷茫。微觀世界的現象完全不同於宏觀世界,這個觀念他們能夠理解。但是他們不能想象,元素可以像生命那樣從幾十億年物質相互作用的巧合中誕生,又發展成為像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體。

“難道仁和的多層空間理論已經成熟了嗎?可惜夸父的能力有限,要不然可以更多的破解仁和的科技資料,這樣我們”

“仁和不一樣,他們可以觸及到比人類感官更加微觀的世界,而即使是有這樣的天賦,他們對多層空間的理解也是透過一次偶然的機會。”

“仁和文明中有一個還在被逐步證實的理論,就是物質和空間相互轉化現象。這個猜測曾今讓所有人都不屑一顧,因為空間和物質原本就是兩種不同的物理概念,是不可能統一到一起的。但是隨著他們超長距離的宇宙探索和研究,他們竟然意外的發現許多不可解釋的空間現象。”

“有人就提出了一個觀點,多層空間理論,就是說我們所存在的物質世界是基於另外一個介於空間和物質之間的介質所產生的,所以這層空間才可以被物質所影響。既然是介質,就會有疏密之分,也會有空隙和缺陷,可以產生負引力,人類所謂的暗能量和宇宙膨脹就可以被解釋。”

“人類面對宇宙的時候,不會有我們所謂的常識。”

“我覺得更深解釋面向一般船員會引起大量無意義的爭論,結果可能產生相反效果。還是用面前河渭星的情況,肯定前方航途的危險,並將肅鎮他們隱瞞仁和警告的事情公佈出來。相信之後,很多型度搖擺的船員會立刻加入我們,支援夸父的船員也會產生動搖。”東楊看了一下時間,還是決定終止兩個人漫長的交流。

“我也同意你的意見,不過該有解釋不能缺少的太多,我會再整理一下具體的資料。下一步,我們先以逐漸揭開仁和文明科技理論為機會,向大家逐漸普及新的空間理論。等機會合適,再將夸父原領導層隱瞞的真相展現給所有船員。這樣以來,我們將完全佔據道德制高點,完成整個河渭星和夸父的統一,迴路計劃將再無阻礙。”

繼擎看著眼前的河渭星,將手中的卡片牢牢攥住,好像將地面基地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