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審問 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顏茹站起身,隨手開啟艙門,外面是一段被封閉的空曠通道,這兩個不大的地方就是她能夠自由活動的空間。
因為她下達了向地球傳送登陸艦的行為,直接破壞了太空軍完整接受神農號的意圖,所以一直被單獨隔離在空間基地的一個不大的範圍之內,並且不能與其他船員接觸。
這對她來說也沒有什麼,作為神農船員首要的心理條件就是能夠經受的起孤獨,而新的環境遠遠要比神農好的多。無論是便利的起居設施和可口的飲食,都給她一些新奇和舒適的感受。尤其是這裡相對於宇宙航行來說,環境更加安全,她也不需要繃緊心絃,準備隨時面對突發情況。
另外,網路也是對所有人開放的,不過互動的資訊需要經過嚴格的檢查。顏茹平時除了查閱夸父離開以後地球的發展形勢,還是不時在網路社群關注其他神農船員釋出的動態和部分公開交流資訊的組群。不過,她很少主動參與其中。因為隔離的原因,其他人也難以直接聯絡到她。因此,她就像一個脫離世界的旁觀者一樣。
在新的環境裡,她每天還是按照以前的作息習慣,只不過把以前的工作變成了瞭解地球現狀,看看其他船員動態,接受不定時詢問,還有就是來回漫步在自己可以活動的通道之間。
像平時一樣來回走了兩趟以後,顏茹下意識的停留在通道的一扇小小的觀察口前。她抬起頭望向窗外。這個觀察口尺寸和神農號大多數位置的觀察口差不多,圓形的直徑只有幾十厘米,足夠將一個人的頭部完全覆蓋起來。她試著將面部貼近視窗,兩側的結構不再會遮擋自己的視線,外面的世界好像完全將她包圍起來,她氣息開始加速,撥出的氣體並沒有在窗上留下水汽凝結的痕跡。
這裡的觀察口的玻璃比她所見過的更加透亮,如果將通道內部的光線減弱一些,一般根本察覺不到這層厚厚的透明物質。這些玻璃好像剛剛新更換上去的一樣,在神農號上根本看不到這樣的材料,對比起來才能發現神農上的每一處都被歲月打磨的不成樣子。
船外的星空還是那樣平淡,黑色的背景之上,閃閃的星光有明有暗,有些時而出現,又莫名的消失不見。在人類短暫的生命週期之中,遠處的星空就像是靜物畫一樣,靜靜的展現在所有人眼前。
隨著太空基地的轉動,星空不斷的向一個方向推移。這樣的畫面和顏茹身處神農所經常看到的不同,那時他們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同一個方向,在回家的誘惑下,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被有意的忽略了。
顏茹有種感覺,這次她被單獨隔離起來,並不僅僅是為了神農發射到地面的東西,還有另外的目的。可能是導師曾經不斷道過的神秘組織菱,而導師就是被這個組織派遣到夸父,作為秘密觀察員的繼承者。
菱究竟是怎樣的組織?顏茹透過導師瞭解過一些。
夸父計劃的幕後推進者,用了千年的時間,將人類文明走向太陽系之外的願望,變成現實。
而其他做過什麼事情,好像沒有了。
他們的最終目標很遠大,讓人類成為不可磨滅的宇宙文明之一,而走向太陽系之外,只是一小步。
窗外一個巨大人工建築物隨著太空基地的自轉,慢慢滑進了顏茹的視線之中,打斷了她的回憶,並很快充滿了整個思緒。
顏茹看著窗外那條伸出視線兩端界限的巨大管狀通道,心中不自覺的浮現出了三個半圓。她支撐在艙壁的手指也不由的滑動了三下,描繪出著這個簡單的圖形。
這三個半圓的線條環環相套,如果將它們同時延伸下去就,將成為三個同心圓。而這個影象卻是被一條隱形的最外側圓圈的直徑截斷了一樣,留下了一個對夸父計劃影響巨大的圖形。
這三個弧形代表著三條加速通道。
最內側那條代表主通道長約190公里,位於崑崙山脈東側的地面加速通道。它可以將地面彙集的資源和材料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完成向近地軌道的運送。在那裡分佈著多個不同功能的太空工廠,可以將地面送達物進行拆分、整合,再加工,形成具有各種功能和形狀的模組。
中間那條代表,全長約1900公里的近地軌道加速通道。它環繞著地球公轉,可以將已經接近成型的結構單元模組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發射到環太陽軌道太空基地。
最外側那條,代表約長19000公里,位於地球和火星之間,環太陽公轉的弧形加速通道。它那巨大的外形,形態如同古代神話傳說的遠古巨龍一般,讓任何見過它的人,都不能相信這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就是它將數量巨大的補給箱透過外部作用,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之上,為飛向臨近恆星系的飛船“鋪平道路”。
而大型的宇航飛船,則因為體積巨大,沒有辦法利用加速通道,從而只能利用環太陽軌道基地發射臺,完成初期加速後,依靠自身動力系統和補給箱後續資源的不斷補給,完成恆星際間的航行。
空間鋪路是人類無限想象力向現實世界的一次偉大延申,它給星際間航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是人類文明的史詩級行為。如同地球上為了連線各地,將人員和資源共享,我們從最初的步行踩出的通路到修建高速公里、鐵路、建立海上航道補給系統,高空衛星定位系統,每一項開發的技術都將全球連線到一起,加速的人類文明的發展。
而太空中也需要一種技術手段,在不能取得空間航行速度突破的基礎上,可以讓飛船在危機四伏的宇宙中長時間航行中,提供補給、維修材料,指明安全航行方向、資訊連線地球等方面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空間鋪路是人類在科技“瓶頸期”的無奈之舉,無疑也是在現有物質和科技條件下最好的辦法。
這種辦法也有很大的缺陷。如同地球上一般道路一樣,為了讓交通工具更快,更安全的行進,它的成本遠遠超過運輸工具,這好像成為了人類交通運輸史上一個難以改變的定律。
實際證明,空間鋪路是有效的,其前提當然是在宇宙如同人類預測的那樣條件之下安靜,穩定。
夸父一開始的成功,一度讓地球有了更多的想法,逐漸建立連線各個恆星系的空間道路,水箱既可以為宇宙飛船提供穩定的補給,而且還能在飛船到達目標星系以後源源不斷的將物資提供給等待建設的新家園。
當然這種道路模式在構思之初也不是單向的,當目標星系完成建設之後,不僅可以繼續向更遠的恆星系開拓新的航道,而且可以將資源反哺回地球。
隨著時間的前行和技術的不斷成熟,各個星系間形成良性迴圈,太陽系人類文明的誕生地,將成為一片宇宙中最富饒的地方,人類文明將會進入高速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