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審問 上(第1/3頁)
章節報錯
“姓名?”
“顏茹。”
“顏茹?姓顏嗎?”
“不是,顏茹是我的名字,我沒有姓氏。”
“為什麼?”
“神農船員都沒有姓氏,算是一種傳統吧。我們沒有血親父母,不存在家族傳承,所以也不會有真正的姓氏。”
“不對吧,我看過船員名單,上面有不少船員是有姓氏的啊。王、張、宋、馬、潘、夏……這些難道都只是名字嗎?”
“你說的這些字確實是屬於傳統的姓氏範圍,只不過是一些船員檢視地球資料以後,自己選擇的而已。他們希望透過某種形式,在飛船上延續地球的傳統。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名字,不算是真正的姓氏。”
“也是,姓氏是家族繼承製,隨便選一個,或者繼承不知來歷的文字,確實不算是正是的姓氏。夸父號上的船員也是如此嗎?”
“現在是的。我看到過一些非正式的船員記錄,除了第一代從地球出發的船員,從第二代船員開始,這種情況就開始了。不過也會有少數特別的船員,為表示對前輩的尊敬,自覺繼承了上一代導師船員的姓氏,但是他們也不知道這些姓氏的來歷。隨著時間的流逝,夸父上沒有姓氏人的比例也越來越多。”
“歐?那些資料在哪裡儲存著,關於這件事情中還有什麼細節嗎?那些繼承姓氏的船員有沒有繼續下去?”
“注意點提問方式,你別扯遠了。”
“對不起,組長。”
“繼續。”
“是!性別?”
“女。”
“年齡?”
“68。”
“年齡這麼大!看著不像,是地球計算方法嗎?”
“是地球的度量方式。神農號年度時間度量是以上一次觀測地球繞太陽旋轉一圈為基礎資料,根據未來飛船速度變化計劃進行調整後確定。其他次一級的時間跨度以飛船原子時鐘為準。”
“那你們每年的總時間都不一樣了?”
“是的,根據速度的不同,每年都有差別。不過不影響正常工作,航行日誌也是以地球時間為準,每年終結時間精確到微秒。”
“那夸父號對時間度量方式也是一樣的嗎?”
“是的,神農很多制度都是沿用夸父上的,相互交流時則以地球在太陽系軌道換算的時間為準。”
“嗯,很合理。你的職務?”
“副艦長。”
“任職時間?”
“13年。”
“簡單說一下職務經歷。以你們紀年方式的年齡為準就可以。”
“我在神農號離開夸父號第33年出生;19歲完成基礎課程學習,同年被批准進入預備役服役;23歲轉為正式船員,任通訊部二級船員,遠端通訊崗工作;36歲升任一級船員;38歲升任通訊部副部長;41歲,進入參謀部任二級參謀;43歲升任一級參謀,同時兼任通訊部部長;45歲升任副參謀長;55歲任副艦長一直到神農被接收為止。”
“沒有問題,和記錄一致。不過你36歲以後的升遷進度有些快了啊,在神農號上所有船員的記錄裡顯得很特別……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情況,部分船員說你一直是接任艦長的第一候選人,想必你肯定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不過根據你的服役記錄看,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或者說,有其他什麼更特別的原因。”
“這是上級的任命,我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