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感樞機應道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將兩者相分割,相對照的,則是那自始至終,始終縈繞在靈臺上的清淺道音。
伴隨著柳元正對於太上玉書的祭煉,煌煌道音再度響在泥丸宮內,不曾如昔日太上玉書皸裂的時候那樣含混模糊,但是想來因為祭煉時間太短的緣故,那道音極其的清淺,彷彿微風拂過的風鈴聲音。
而這樣清淺的大道之音,帶給柳元正的卻是前所未有的機緣造化!
那泥丸宮內的每一道聲響,都是源於大道本源之中的玄音!
當這樣的風拂過心湖,那蕩起的層層漣漪,每一點滴的波紋,顯化在柳元正的道心之中,都是對於道與法的靈感與思路。
於是,在這樣的玄音牽引之下,柳元正的一隻腳似是已經躍入了恍若悟道的境界之中,可仍舊有一隻腳仍舊停留在塵世,仍舊紮根於自身的道基之上。
這是某種極其矛盾卻又完整統合的狀態。
起初時,柳元正極不適應。
那清淺的玄音教人聽不分明,只是帶來朦朧的,繁複的關於道法的感觸,一時一刻都不曾停歇,在這樣的狀況下,柳元正無法入定,無法沉浸心神用於煉法,他只得散漫的坐著,偏生那玄音帶來的感悟又是說不出的凌亂,不成文字,不成道理。
如此艱難的適應了很長的時間之後,柳元正也終於明白,在徹底將這部太上玉書祭煉完成,參悟透那些古妖神文字之前,這樣的過程,他需要經歷很久很久。
這是古之未有的經歷,沒有甚麼前人的經驗可供以參考。
柳元正只得盲目的去摸索。
出乎柳元正的預料,一番嘗試下來,他竟然真的摸索到了這清淺道音的運用方法。
歸根究底,這道音終歸是源於柳元正自身所祭煉的道書,而後響在泥丸宮內,作用於柳元正的精神。
從玄音闡發的最初那一刻起,本就已經是柳元正自身氣機的一部分,自古以來修行,從未有聽聞誰要用道與法來剋制自身。
以山攻山,以水攻水。
未免謬以千里。
可山水倘若凝聚大勢,則近乎於道,以此足震撼天地。
大道玄音亦如是,柳元正強忍著去克服,便是走入殊途,真正的用法,卻是在參悟經文上面,以思緒去引導精神的闡發方向,以此收束諸般雜音,混合在一處去,再觀那諸般經文時,竟恍若反掌觀紋一般。
再之後,便有了如今日這般的聽經註疏。
於修道一途而言,柳元正本就是天資雄厚之輩,固然一路走來有諸般仙緣輔佐,可歸根究底的去說,若本真上沒有這份天資,恐怕柳元正也未必能走到今日這般遠。
如今大道玄音闡發,對於柳元正而言,更是如虎添翼。
只要他想,塵世傳承的諸般術法,諸般神通,乃至於諸般經文,在柳元正的眼中,怕也再無絲毫的秘密可言。
正如雷宗諸經,立宗三萬七千年,多少前輩先賢曾從六部仙經中拆出過完整的雷經,這些經文或難或易,或高明或粗淺,盡數歸攏在藏經閣中,最後只選擇了一小部分中正平和的經文,傳於金章院弟子修行。
可到了柳元正如今的境界,一宗道子首席,宗門塵封潛藏的經卷,也盡數為之洞開。
斟酌字句,體悟雷經,這因著雷宗六經而生髮枝蔓的諸般經卷,便這樣在柳元正潛修的過程中,被剝去外相,顯露出雷霆樞機之本真。
夫天地以一雷音演威法,眾生觀之而各得其玄法。
這不是修法,而是修道!
比較起日日夜夜的熬煉法力來,顯然這樣的過程,對於柳元正而言更為重要許多。
分明只是走到了長生路的半道而中途,可不知不覺之間,柳元正卻真正走上了追本溯源的修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