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都院中有許多散功法門,手段都比較溫和,不至於傷到根基,散功個兩三次也不算多,只是修煉了功法,終歸還是會在根基上留下痕跡,這些是無法抹去的。

修為淺顯時不覺得什麼,但到了更高的境界,便愈發感覺到根基的重要性,或許就在某個境界的巔峰,昔日留在根基上的痕跡,就會化作無形的桎梏,斷絕了前路。

當然,很多人只顧眼前,想不到那麼久遠,甚至有些人知曉這其中的道理,卻自欺欺人,總覺得路一步步走,到了那時,總有解決的辦法。

這等想法甚是僥倖,漫漫長生路,一步一玄關,那等無形桎梏,又豈是這麼好踏破的?所以能夠在作出選擇的時候,一擊中的才是最好的,今日答不上來無妨,卻需好生計較。”

聞言,柳元正應是,這才按下此番心緒,將心中思慮的問題說出。

“長老,弟子近日學了春雷拳之後,回顧這段時間的學業,有一點卻大感困惑,如冰魄雷元一脈的道功,多以春雷、春風、水元、幽泉、寒泉為意象,甚至幾部道功之間,多有意象重疊之處。

而如太陽雷元一脈,多以烈焰,或者與之相近的意象,太陰雷元一脈有的時候也用幽泉意象,有的時候卻用地煞意象,愈是修行,弟子愈是困惑,不知這些意象該如何去理解?”

說罷,紫泓老道這裡沉吟了數息,才點點頭道:“你這問題思慮的已是深邃,這麼與你說罷,大道是無形的,是縹緲的,道在玄中,難以言說,若說宣之於口,道便不再是道。

不過是古之仙聖發現了此間玄妙,強名之曰道,此之謂大道無形;但同樣,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此,道在天地萬物之中,花鳥魚蟲、萬物生靈,都是道的一部分。

直面大道,那是萬分艱難的事情,是天上的仙聖們該去考慮的事情,於你於我而言,吾輩修士,說是修道,實則不過都是近道之人,境界的差距不過是與道的距離而已。

既然直面大道過於艱難,那麼吾等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參悟花鳥魚蟲,去參悟萬物生靈,去經歷春花秋月,去度過烈日寒風,這便是吾輩求道都要經歷的過程。

經文亦是如此,宗門所傳六經皆直至仙道,於你等而言,太過高深,此時便是將六經的原本擺在你的面前,你也參悟明白哪怕一個字眼,此或可類比直面大道。

所以拆經的過程,實則類似道生萬物的過程,太陰太陽之道,小輩們看不明白,日月總是知道,天罡地煞總是可以理解的,這便是你們求道上的退而求其次。

將這些同樣是真意,但更容易理解的意象融入拆分出的經文中,一點點引人入勝,最後觸控到仙經的真意,如此方為老祖立下玉都、金章二院的本意。”

此言繁繁諸言,紫泓老道終歸還是將本來十分高深的道理,盡力淺顯的說與柳元正聽了。

說罷,柳元正也陷入了漫漫的思慮之中。

不知想到了什麼,少年忽的又抬頭,追問了一句,“敢問長老,既然道在萬物之中,那麼這春花秋月也好,烈火寒泉也罷,也都是道功之中真意的一部分?”

紫泓老道點點頭,不假思索道:“自然,春花秋月、烈火寒泉都是道,都是道功中真意的一部分,但是,卻不是仙經中闡述的真意。”

……

等柳元正走回臥房時候,再也難掩飾心中的狂喜。

飯菜的香味撲鼻而來,少年此刻卻沒有用餐的心思,在臥房中不住的踱步起來,一圈又一圈的繞著桌子轉。

“春花秋月也是道,今日所得甚多矣!是不是仙經中的真意不重要,《春雷幽泉功》是冰魄雷元一脈,若是換個思路去想,算不算水行雷道一脈?烈火幽泉在此六經之中,但更在五行之中!”

一時間,少年心中幾有雷霆狂湧,一念起時,萬念復生。

先前壓在柳元正心頭的巨石,如今也悄然間鬆動了許多。

他不知這麼想對不對,但至少紫泓老道的回答告訴他,這麼想該是對的。

悄然之間,他似乎已經找到了一條道路,一條聚合五行,補全《玄霄秘策》的道路,當然,這條路該如何走,柳元正還不知道,但是此刻,他已然看到了方向!

此間有《虞美人》為證:

袖裡寬大乾坤小,素手振雷霄!玉都風月亦如昨,此間拳法、八十七妙道!

嶽霆一脈天上留,萬古人間宗。兩界山前望海潮,自是少年、心事難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