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豫王府承諾在建

立新朝之後,還會繼續鼓勵江浙缺地少地的農戶遷往永嘉等藩國定居。

總而言之,永嘉國的前景與潛力,實要比薊王趙寅即將就藩的樂浪國要大上許多。

紹隆帝頗為興致盎然的與魏楚鈞討論許久,天色漸晚時,魏楚鈞告辭離開宮中,返回襄陽城裡的府邸——魏楚鈞僅攜妻妾及數名僕役來襄陽赴任,除了居中傳遞訊息,並無任何實權,但好歹是名義上的中書舍人,還是給他在襄陽城裡準備了府邸。

晉龍泉入夜前還是習慣到宮裡各處巡視一番,以免宮裡的侍衛、宮女、內侍有所懈怠,走到垂拱殿前,卻見殿中燈燭通明,走進去見紹隆帝還坐在御案前,沒有回寢殿歇息。

晉龍泉走上前行禮,見紹隆帝坐在御案後正翻看高峻陽通敵案的卷宗。

自四年前談妥永嘉郡王渡海建藩事之後,紹隆帝脾氣就有所收斂,晉龍泉執掌的皇城司也奉命對紹隆帝稍稍放寬限制,豫王府所決策的諸多軍政事務,基本上都會抄閱一份送到垂拱殿來。

當然了,紹隆帝對這些謄抄的奏文都是隨興所致的翻閱,當成幽居宮禁的一種消遣,很少有今天這樣的認真勁兒。

晉龍泉也是耐著性子侍立一旁,沒有催促紹隆帝回寢宮歇息。

紹隆帝看了晉龍泉一眼,繼而朝站在殿中的數名宮侍以及侍衛看去。

晉龍泉見紹隆帝有話想單獨說,揮揮手示意宮侍及侍衛先出去。

隆帝從御案一角拿起一本文牘,遞給晉龍泉說道:“我剛剛親筆擬了一份退位詔書,你可轉交豫王,看措辭是否需要添改……”

退位詔書還是需要紹隆帝親筆書寫才能儘可能的減少後世的猜疑——雖說退位禪繼之事都已經提上日程,但之前紹隆帝一直不願親筆書寫退位詔書。

現在見紹隆帝不僅將親筆草擬的退位詔書拿出來,之前還特意將宮侍遣開,晉龍泉微微蹙著眉頭,說道:“魏大人明日一早還會進宮,陛下怎麼不找他參詳一二?”

魏楚鈞作為中書舍人,雖然名不副實,但作為紹隆帝身邊唯一可用的筆桿子,當然可以,也應該參與到退位詔書的草擬中來。

紹隆帝很顯然想這事繞開魏楚鈞。

“豫王府還有何人在襄陽?”紹隆帝問道。

“韓圭韓相公在襄陽公幹。”晉龍泉說道。

目前朝堂重心都已經暫時轉移到泌陽,整個帝國都圍繞豫王府進行運轉,晉龍泉執領皇城司,主要乃是負責宮禁事務,潘成虎權知襄陽府事,主要是署理襄陽府軍政事務以及鹿門山新城的建設——除了他們兩人外,豫王府就沒有其他重要官員坐鎮襄陽,在征討高氏之前,徐忻也調往西蜀出任兵馬都部署,加強西蜀對西秦的軍事防備。

韓圭此時人在襄陽,主要也是為推進退位禪繼之事。

紹隆帝知道豫王府一系,韓圭的地位也許不及史軫、顧藩等人,但

絕對是能夠說得上話,甚至有些關鍵性事務是有權力拍板的,跟晉龍泉說道:“你代我問韓圭一聲,豫王府可否將高氏族人都流徙永嘉?”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