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孫延觀心裡疑惑,蕭林石真要做出什麼決定,怎麼可能叫蕭燕菡過來相告?
孫延觀不作聲,看到張雄山、徐灌山將蕭燕菡迎進營帳之中,請蕭燕菡在主位坐下,然後他們與鄔散榮、蕭泫分別在蕭燕菡的下首對案而坐,他心裡更疑惑了:這裡是蕭林石安排他們入駐的營區,要算鑄鋒堂在洮源的臨時駐地,張雄山這時候就絕不能以契丹舊將自居,即便是蕭林石過來,也應該是張雄山坐主位。
“這事你不能怪我大哥猶豫不決,”
蕭燕菡坐下來,跟張雄山說道,
“看過徐懷的信後,石海將軍、撒魯合他們都傾向南下大理——他們什麼想法,你們也應該能料到,對於沒有根的契丹人來說,大理確實是令人嚮往的一片沃土,但前天夜裡將各個部落的頭領召集起來,商議這件事的時候,卻遭到強烈的反對。你們能想到是什麼緣故吧?”
張雄山點點頭,表示他們出發前,制司就想到過這種情況。
對蕭林石、石海以及撒魯合等人,他們站在契丹殘部最終、也是最根本的利益上,南下可能是儲存契丹血脈最好的選擇。
然而這條路太難走了,十萬契丹族人,可能都未必有四五萬人能走到大理,更不要說抵達大理之後能不能紮根下來,還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紮下根來,都是未知數。
具體到個人,想到要付出這麼大的犧牲,特別是契丹殘部的中下層部族首領,去搏一個未知的前程,又有幾個能坦然接受?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他們現在選擇投降赤扈人,情況可能都比南下要好。
契丹內部出現激烈的分歧,有什麼好奇怪的嗎?
張雄山也並沒有信心能說服蕭林石等人痛下決心率契丹殘部南下,有時候甚至並非蕭林石個人意志所能決定。
契丹殘部南下,與大越的猜忌並沒有徹底消除掉,甚至被迫與高峻陽撕破臉,轉入洮源。
蕭林石當初的決定目前看並不像是最好的結果。
相反,燕薊契丹在投降赤扈人後,境況也沒有他們當初想象的那麼糟糕。
更為關鍵的還是赤扈人橫掃天下的兵鋒無人能擋,契丹殘族內部太多被沮喪、挫敗的情緒所籠罩,又看不到出路在哪裡,這使得蕭林石、石海、撒魯合等人也遭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威勢遠不如前。
一個人的權力與威嚴,是不斷需要新增的利益或者說勝利來進行鞏固的。
要不然的話,不管決策多麼正確,選擇多麼英明,也會不斷遭受質疑。
“你們剛剛離開,我大哥又將諸多部族首領召去商議,”蕭燕菡說道,“考慮到吐蕃諸部的仇視,作為先遣兵馬,你們僅四五百人先行還是太少了,我大哥準備另調千餘人馬與你們同行,但族中反對聲音還是太大,很多人根本就不願意嘗試走這條路。最後爭執下來,我大哥決定按族落行事,由一批願意南下的族落,與你們先行,其他都繼續留在洮???????????????源繼續觀望形勢,又或者說南下這條路確實可行,且不需要太大的代價……”
蕭林石離開雲朔經府州等地南下,追隨他的人馬非常複雜,有契丹殘族,有當初依附於契丹的諸蕃部,還有被徐懷重創的西山胡,而陳子簫、張雄山這些燕雲漢人,則直接投往楚山了。
遷到秦州之後,契丹殘部主要還是以遊牧為業,保持著傳統的部落構成,所以也維持傳統部族議事制度,同時由各部族抽調健銳,編成一支常備軍,由蕭林石與諸將統領——也因為南下人馬的複雜組成,部族首領與蕭林石麾下部將,並不統一。
現在分歧這麼大,直接從常備軍抽調千餘人馬先行南下的反對聲音太激烈,蕭林石只能安排願意南下的一部分族落先行南下。
“鄔將軍與蕭泫將軍,要率領族人先行與我們南下嗎?”張雄山有些疑惑的看向鄔散榮、蕭泫問道。
蕭泫原是蕭乾的部將,汝潁會戰時刺殺蕭幹秘密投降楚山,之後在楚山的安排下前來投靠蕭林石,並將家小從雲州秘密接了出來——蕭泫其實是沒有退路,他現在就直接帶著家小跟為數很少的族人,跟他們南下,不是什麼意外之事。
鄔散榮跟楚山更是老相識了。
不過鄔氏族人很少,可能就二三百人,他本人又是蕭林石依仗的大將,張雄山很難想象蕭林石會放他帶著二三百包括老弱婦孺的族人先行南下。
“鄔散榮是護衛我攜柏兒跟你們一道南下!”蕭燕菡說道。
“啊!”張雄山都有些震驚,壓低聲音問道,“情況嚴重到這一步了吧?”
“情況還沒有那麼嚴重,但再拖上兩三年後,族人又看不到一絲希望,那就難說了——大哥他也不想冒這個險,所以安排我與柏兒跟你們先行南下……”蕭燕菡說道。
聽蕭燕菡這麼說,張雄山當即走到堂下,撲通跪在地上,行禮道:
“雄山見過夫人!”
徐灌山陡然想明白過來,拉著稀裡糊塗、滿頭霧水的孫延觀,也走到堂下給蕭燕菡行大禮。
“我南下還是會留在大理,為迎接族人做好萬全準備,不會隨你們去京襄見徐懷的……”蕭燕菡說道。
“這是當然。雄同敢保證使君知道訊息後,會盡一切配合夫人!”張雄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