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繼帝駕崩,紹隆帝登基即位,朝中必然也將新舊更替,很多人都會理所當然的將張辛、鄧珪、劉衍等人視為胡楷的嫡系,也以為胡楷可能會藉助張辛等人的支援,繼續坐穩樞密使的位子。

鄧珪同意宣武軍駐戍分置這事,胡楷毫不知情不說,此時還是經顧藩之口提出,不要說王番了,周鶴、高純年等人都很驚訝,都朝顧藩看去,想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安卓蘋果均可。】

顧藩振聲說道:

“臣薦鄧侯往戍淮東,知道應該避嫌,但淮東之守禦茲事體大,臣不敢心存一絲懈怠,昨日回到宅中也是輾轉難眠,最後按捺不住,還是將鄧侯請到宅中詢問軍策。臣與鄧侯在宅中抵膝相談,以為鄧侯對朝廷、對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鑑,才勸其效行祖制,分置將卒與家小以利戰事,鄧侯當時便欣然應允,絕無作偽……”

“哦,此事當真?”紹隆帝抓住龍椅扶手,傾身問道。

“字字為真,陛下可召鄧侯詢問。”顧藩說道。

紹隆帝興奮得要從龍椅上站起來。

倘若鄧珪還跟楚山藕斷絲連,顧藩舉薦鄧珪擔任淮東制置副使,轉頭私下去見鄧珪,這當然是犯忌諱的事情,紹隆帝當然會猜測顧藩是否有其他圖謀。

倘若鄧珪真心對朝廷,對自己忠心耿耿,真有意接受宣武軍駐、戍分置,紹隆帝怎麼會怨顧藩私見鄧珪?

他高興都來不及,都恨不得顧藩沒有早一點探明鄧珪的真正心意。

紹隆帝待要張口直接宣鄧珪進宮來見,但猛然想到一件事:

鄧珪有沒有可能是誤以為顧藩勸其駐戍分置,乃是奉旨行事,他人在建鄴,擔心會被扣押,才不得不虛與委蛇先應承下來,實際並非他的本意,顧藩得意忘形,被鄧珪欺瞞住了?

紹隆帝性情陰柔多疑不假,但經歷汴梁淪陷之後的種種變亂,卻也早非當初在嵐州任性妄為之人。

而且他也知道這事要是搞砸了,後果絕對比楚山意圖強佔荊襄還要嚴重。

“淮東乃建鄴之藩屏,朕倘若不信任鄧侯,就不會想著調他助文公去守禦淮東。因此朕也不希望鄧侯心裡有什麼不痛快、不甘願,如何守好淮東,朕不能不聽從文公與鄧侯的主張,”紹隆帝稍作沉吟,對胡楷說道,“這事還要你親自走一趟,倘若鄧珪另有更好的想法,這事不提也罷。”

“臣遵旨。”胡楷說道。

“你且先去。”紹隆帝迫不及待要胡楷這就趕去見鄧珪,確認鄧珪到底是虛與委蛇,還是真有心接受宣武軍駐戍分置。

鄧珪此次進京已經有十數日了,紹隆帝還沒有下旨允許他離開建鄴,他平時就到樞密院應卯。

胡楷走出宮門,得知鄧珪今日還在樞密院,便直接趕回樞密院見到鄧珪。

摒退左右,胡楷開門見山問道:“宣武軍駐戍分置,乃是你主動找顧藩提起的?”

“樞相是明白人啊,”鄧珪拱拱手笑道,“鄧珪身為人臣,當然得急陛下之所急、想陛下之所想。不過,這樁大功送給顧相了,還請樞相見諒啊。”

“淮東絕不容有失,鄧侯能顧全大局,先帝也能含笑九泉……”

胡楷此時都有些看不透鄧珪了,但宣武軍駐戍分置對大柱已經有所搖動的大越朝廷來說,終究是大利而非大弊。

哪怕鄧珪最終選擇跟顧藩走到一起,透過顧藩爭取紹隆帝的信任,他又要去計較什麼?

胡楷暗自感慨一番,又說道:“鄧侯你現在就隨我進宮去見陛下吧……”

鄧珪起身伸手請胡楷先行,他緊隨其後往紫宸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