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2/2頁)
章節報錯
「深夜前來,只為一窺密詔真容,還請徐侯給些方便!」鄭懷忠眼神陰戾的盯住徐懷,聲音低沉的說道。
「請溫國公入室來飲茶。」
徐懷伸手請鄭懷忠入內坐於案後,將一封密詔取出,由韓圭轉交到鄭懷忠手裡:
「……楚山可好?又是一年未見,甚是相念。雖說早知飲酒傷身,然襄陽即位以來,夙夜難寢,唯酒後可得酣睡一二,稍解疲乏,即便時常告誡自己,卻難戒禁,你在這事上斷不可學我。聞聽虜王遇刺之事,喜極樂極,召叢集臣大宴,想著痛飲一番才加以節制,卻不想凌晨醉醒頭痛欲裂、嘔吐不止,四肢麻痺。唯恐惡疾難愈,而內憂外患未除,特寫此詔予你。皇子年幼、士臣頑固、將卒剛勇略缺,胡虜有如豺豹窺伺,我心憂也,而皇弟性疑寡……」
「沒了?」趙範坐於鄭懷忠之側,看到密詔寫到「皇弟性疑寡」之時就戛然而止,驚訝問道。
這是一封韓圭所摹寫的假詔,除了模仿建繼帝病危時凌亂筆跡及斷筆處的痕跡外,主要內容稍作修飾,最主要的還是將最後斷筆處「鄭氏」二字改成「皇弟趙疑寡」……
趙範與鄭懷忠面面相覷半晌,他們之前十數天都在揣摩密詔裡到底寫了什麼,沒想到竟是一封沒有寫完的密詔。
然而細想這些天圍繞密詔發生的諸多微妙的細枝末節,他們也頓時覺得合理起來,並沒有起絲毫的疑心。
「密詔就是如此!」徐懷將韓圭收回的密詔藏入袖囊之中,說道,「徐某在楚山接到這封密詔,也很為難啊——陛下沒有將話說透,徐某匆匆趕到建鄴覲見陛下,卻沒能得到哪怕隻言片語的訓誨,陛下就撒手人寰了。唉,徐某也不知要如何處置這封遺詔……」
「陛下生前不滿淮王,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密詔接下來未寫的那個字當是個「斷」無疑,陛下是說淮王性疑寡斷,非人君之選——聖意昭昭,這還不夠明顯嗎?」趙範說道。
「趙先生,話是這麼說,徐某也更願意相信趙先生的剖析,但問題是淮王會認嗎,問題這能說服得了群臣?」徐懷不緊不慢的問道。
「徐侯率這麼多兵馬進京,不會就此作罷吧?」鄭懷忠瞅著徐懷的眼睛問道。
「路途不靖,我前次進京見駕,就差點折在匪寇手裡,現在可不得仔細一些?」徐懷說道,「還請溫國公莫要多想……」
「徐侯,明人不說暗話,淮王登基,對楚山斷沒有半點好處,即便開頭會允諾些便宜,日後也必然會從楚山手裡奪走,」
鄭懷忠聲音低沉道,「朝中士臣對
楚山向來猜忌,以往也是全靠陛下信任,徐侯才能在淮上獨攬軍政。淮王登基,且不論楚山與潛邸舊臣的前怨,楚山真能抵擋住朝中紛至沓來的讒言抵毀嗎?不錯,我與徐侯以往也談不上有多愉快,但我心裡更很清楚,往後唯鄭氏與徐侯共掌國政,我那孫兒才能坐得穩皇位,不被那些掉書袋子的迂腐之輩所欺。何去何從,徐侯此時還需要猶豫嗎?」
「古往今後,過河拆橋者如過江之鯽,有時候說出來的話,是當不得憑證的……」韓圭坐在一旁,悠悠插了一句。
「大越定都於建鄴,兩荊乃大越西臂——徐侯若立皇子,國公爺必定助徐侯統掌兩荊及京西南路軍政;徐侯在朝中也可指揮兩名執政——這大概比空頭許諾,要實在得多吧?」趙範說道。
見趙範替鄭懷忠許下諾言,徐懷朝一旁陪坐的王舉、郭君判等人看過去。
王舉、郭君判他們是來當工具人的,沒有插話的任務,但這時候聽趙範替鄭家許下如此重諾,也是暗暗心驚,禁不住神色意動。
目前大越精華地區,一是江淮兩路、一是江東兩路、一是兩浙兩路、一是川峽三路、一是荊湖兩路外加襄陽、南陽及汝蔡兩州。
荊湖兩路加襄陽府、南陽及汝蔡兩州,總計十九州府百餘縣,地處天下之中,即便開發程度還不及江淮、江東及兩浙六路,但政治、經濟以及戰略地位都要高過川峽三路。
「淮王要如何處置?」韓圭愣怔片晌,又問道。
「汪伯潛、楊茂彥乃投敵之臣,葛伯奕乃敗軍之將,淮王識人不明,依投敵之臣、敗軍之將,而迫使陛下分庭容忍,實屬不敬,當叫他居於宮室日日反省……」趙範說道。
「溫國公有此擔當,徐某卻是願意附隨,」徐懷從袖囊中取出密詔,說道,「陛下遺詔在此,請溫國公持詔行事吧……」
「不不,」趙範搖頭說道,「這封遺詔還是不夠嚴謹,或許會引起不必要的猜疑與混亂,或許需要另擬一封說辭明確的密詔——此外,群臣皆知密詔是陛下送給徐侯的,也當由徐侯持詔頒告天下才能堵住悠悠之口啊!」
「趙先生,你說這話,是不是欺徐某太年幼無知了?」徐懷陡然間變了一個臉色,冷聲說道,「徐某矯寫密詔,還親自持假詔進宮公佈於眾,將來溫國公不認賬,豈非所有的髒水,都由徐某一人承擔?」
「徐侯息怒,鄭某絕無此想……」鄭懷忠說道。
「徐侯要如何才能信任鄭公?」趙範問道。
群臣皆知遺詔是建繼帝授意交到徐懷手裡的,除非徐懷出面公佈密詔,換了別人持密詔登殿宣讀,怎麼可能會得到承認?
還有一個就是他們必需考慮到淮王有可能會鋌而走險——淮王府在建鄴城裡可是有三千精銳甲卒,誰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忽視。
建鄴駐軍以張辛、餘珙等將為首,與楚山皆有淵源,更不要說建鄴駐軍的兵卒主要選拔於太原軍民,更是受惠徐懷至深——更何況徐懷作為持詔人,此次又公然率領精銳騎兵抵達建鄴,此時也唯有徐懷能壓制住淮王鋌而走險。
「鄭公留下字據,一一說明徐懷接下來所為皆為鄭公差遣,也請趙先生簽押作個見證——倘若他日鄭公毀諾,就不要怪徐懷將字據公佈於世!」徐懷蹙著眉頭說道。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