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2/2頁)
章節報錯
楚山被迫要在西線,以襄城、召陵及庇山為核心,維持五到六萬人馬的龐大兵備,短時間內又無力開展大規模的反攻。
為加強楚山防禦實力,彌補糧秣的缺口,接下來將重點整合汝州盆地兩翼,包括方城、向城等縣即將劃歸楚山所轄的山地區域。
泌陽以北、方城東北方向的五峰山,規模較小,但橫跨葉縣、方城、向城、魯山、梁縣以及嵩縣、汝陽諸縣的伏牛山,作為秦嶺的東段,東西綿延三百餘里,南北也有百里縱深,山勢雄渾,佔地之廣,不在桐柏山之下。
伏牛山原有十數萬山民棲息繁衍其中,算不上人丁繁盛,但赤扈鐵騎南侵以下,河洛、河淮大量的民眾為避戰亂逃入山中,楚山估算整個伏牛山此時差不多有近三十萬人眾。
然而在去年冬季之前,汝州衙署簿冊實際所隸民戶,包括汝陽、嵩縣兩縣在內,都不到十八萬口,大半還是居於北滍水沿岸的汝州盆地區域。
楊麟徵募鄉兵寨勇,將汝州州軍擴充到一萬餘眾,參與地方城寨防禦,也主要來自汝州盆地區域,而佔地數倍廣袤、人口更多的伏牛山區域,僅有兩千多雜姓小戶出身的民壯編入州軍。
山裡的大姓宗族將小姓雜戶出身的青壯送入州軍,一方面是需要在一定程度的應付州衙徵募,另一方面也是排擠、欺壓小姓雜戶子弟,儘可能保護自家子弟不上戰場遭受傷亡。
這兩千多伏牛山小姓雜戶出身的青壯,在之前諸多激烈的戰事中,也確實傷亡慘重,此時卻為楚山在伏牛山推行鄉司制提供極大的便利。
目前,雖然還沒有正式在伏牛山推行鄉司制,但徐懷從各地抽調武吏,又以這些小姓雜戶出身的州兵為基礎,編成二十六都巡檢武卒。
只等為期一個月的強化操訓完成,二十六都巡檢武卒就將開赴伏牛山中,擇地設立巡檢司寨,接管之前由大姓宗族把持的裡甲塢寨事務。
考慮到州衙對伏牛山的情況不甚熟悉,而山裡的大姓宗族更為封閉、保守、頑固,對塢寨村落的控制力也更強,山地巡檢司寨暫時不會大規模推動新的田制。
山地巡檢司寨的核心工作,前期除了加強糧賦役稅的徵繳外,還會在小姓雜戶子弟的基礎上,加強對大姓宗族生活窘迫的底層子弟的招募,爭取每一座巡檢司軍寨,武將從七八十人規模的都隊,擴編到三百到五百人不等的鄉營。
在這次增援汝州的兩千南陽府軍裡,徐懷也準備將平時在鄉里受排斥、欺壓的小姓雜戶子弟抽調出來單獨編隊操練培訓。
等到朝廷旨令正式下達汝州,相應的工作,就能立時在方城、向城的山地區域開展起來——這事當然需要程倫英、孔周、劉武恭等人的全力配合才能順利開展。
一切順利的話,在今年入冬之前,楚山就能將大半個伏牛山區域,真正納入行營統制序列中來,新增上萬兵員。
當然,庇山以東的汝州盆地,目前已經處於楚山的絕對控制之下,推行新的鄉司制及田制,徐懷自然不會手軟,目前梁縣、魯山、郟縣等地已新設十二鄉司。
原先為鄉紳富戶所侵佔的荒灘坡谷,從此之後一律嚴禁私下割佔,由各鄉司組織民眾修建堰堤河渠進行開發。
新開墾的田地以及南逃鄉紳民戶所棄田宅,都拿來分配給立有戰功的州兵以及戰亡將卒的家屬——多出的部分,會徵募逃入山中的流民、饑民出來耕種。
伏牛山佔地範圍與桐柏山相當,但地勢更險,能開墾耕種的土地資源也更為有限,容納不了三十萬丁口,大部分的饑民、難民,還是要引匯出山安置,這樣才能轉換為楚山能控制、利用的勞動力資源。
汝州盆地範圍內,所有州兵以及鄉司所隸的鄉兵、民壯,從鄉紳富戶手裡租地耕種者,佃租一律限制在兩成以下;餘者一律不得超過三成佃租。
對汝州盆地區域的田地丈量工作,也會同時開展下去,對所有隱匿田地劣跡的民戶,將追徵過去五年所欠缺的田賦。
在田地丈量完成後,丁役稅將全部攤入田畝之中徵收,州縣鄉司日常事務以及大量的堰堤道路的修築,不再像以往搞攤徵,都改為錢糧徵募。
楚山也是利用這種種手段,加強將卒守家衛士的決心與鬥志,同時還能大幅減少傷殘戰亡將卒的撫卹開銷——大規模推行鄉司制,除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外,也為傷殘武吏退出營伍,有新的用武之力與安排。
下一步除了加強對汝州盆地南部伏牛山區域的統制外,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強對北部箕山的統治、控制。
箕山乃是嵩山南脈,夾於伊水、潁水、汝水(北滍水)之間,以往分屬汝州、許及洛陽府管轄。
楚山之前多方聯絡嵩山等地的抵抗勢力襲擾敵軍,進展並不順利,除了抵抗勢力成份複雜、心思遊離之外,另外一個主要原因,乃是楚山對襄城以西的箕山等地沒有直接的管轄權。
箕山之間的抵抗勢力,在汝州與楚山之間搖擺,至少箕山當地的山寨塢堡,名義上是隸屬於汝州冶下的——而楚山對箕山不能實際控制,對箕山以北的少室山、西北方向的萬安山,更是鞭長莫及。
韓昌甫率領千餘黑衫軍後期退守的大鴻寨,就位於箕山之中,距離庇山約五十里。
楚山之前要對大鴻寨進行補給,兵甲軍械及糧食都是經過汝州中轉,極為十分不便。
此時徐懷正組織人馬,開闢庇山通往大鴻寨的山道。
下一步不管是箕山當地的土著山寨,還是逃入深山老林的散兵遊勇,又或者是從許鄭河洛逃避山中的鄉兵寨勇以及士紳鄉豪所組織、掌握的義軍,楚山都會強行進行收編。
不要看河洛、京西之敵,此時正緊挨著庇山、襄城、召陵修築防線,想要以佔絕對優勢的兵馬貼臉封鎖,以拖垮楚山。
不過,楚山這些年崛起於桐柏山之間,無論是依託山地作戰,還是整合山寨勢力,都是曹師雄、嶽海樓等人拍馬都不及的。
“入冬之前,不僅是箕山南坡,楚山更要將整座箕山納入控制之下,使得我們的精銳兵馬,能以箕山北坡的險要塢寨為據點,透過一條條新開闢的山道,襲擊登封、伊闕、大谷等地,到時候且看曹師雄、嶽海樓還怎麼憑藉優勢兵馬,貼臉封鎖淮上……”
徐懷將今年的作戰方略,詳細跟程倫英解說。
事實上,徐懷並不怕曹師雄、嶽海樓仗著優勢兵馬,就能貼臉封鎖住楚山的西線。
他甚至計劃透過對箕山的經營、控制,藉助箕山特有的戰略位置,迫使河洛、京西敵軍,再度退到以伊闕、大谷兩關為主的萬安山以及潁水以北去,將敵我雙方在中路對峙的局面,恢復到汝陽失守之前……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