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小股虜騎想要從許昌方向洇渡潁水進入襄城以東、召陵以西地區,楚山大可以派出優勢騎兵去攔截。

倘若數千虜騎從許昌渡潁水南下,楚山則有足夠的時間,下令汝水以南的軍民就近撤入城寨堅守。

倘若數千虜騎在渡過汝水之後,還敢往遂平、確山一線穿插,楚山則可以透過金頂、燈臺架山與五峰山、柏桐山北嶺之前新修的驛道,將東線甲卒調到西線,封鎖虜騎北撤的通道,以優勢兵力進行圍殲。

而有汝水、潁水的阻攔,敵軍沒有攻陷襄城、召陵等城,是不敢將主力步甲渡過汝水南侵的。

雖說河淮南部直到淮水,每年冬季都有短暫的冰封期,到時候赤扈騎兵可以更方便的從汝潁沿岸任何一個點南下,但那時各地早已完成秋收,不僅普通民眾不需要再暴露在城寨之外勞作,更是有大量的青壯在兵馬都監司的組織下,從田間編入營伍進行操訓。

虜騎在那個時間點分散滲透進來襲擾,根本找不到便宜可佔。

同時河淮南部的冰封期很短,短到不足以讓京西敵軍進入汝水以南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汝潁中下游洪泛區的形成,實際上使得京西方向敵我對峙的焦點,集中到襄城、召陵兩城之上。

楚山守住這兩城,每年都能將滍澧等上截流北洩,確保汝潁中下游的洪泛區不會乾涸,將京西敵軍封鎖在潁水以北。

倘若京西敵軍奪下襄城、召陵兩城,不僅打通從伏牛山東麓南下的通道,更可以將滍澧二水重新匯入汝水。

河洛軍守襄城兩年,襄城其時乃河洛東南門戶,鄭家也是下了一些血本加固城防;此外襄城地處嵩山東南麓的淺山之中,地勢較險,易守難攻。

楚山接手襄城防務後,主要在臨近水北岸以及往嵩山東南山區之中修築數座小型堡壘,除了加密滍水上游北岸的防禦體系,也方便組織軍民進行更大範圍的屯墾,減少外部的糧秣輸運壓力。

楚山在汝潁會戰之後重點建設的,還是召陵新城。

除了數千青壯民夫外,一萬五千戰俘都投入到城池及涑水南岸長堤的修造中。

為防止敵軍襲擾,陳子簫、王憲兩部精銳以及範宗奇、烏敕海各率一隊選鋒軍精騎駐守召陵,保障召陵新城的順利建設。

召陵新城分為東西兩部分,西城位於石渠以西,依滍水北岸長坡而建,東西長六里、南北則僅有四里縱深。

考慮到虜兵攻城已經大規模使用投石機,主城沿坡崗而立的城牆,放棄覆磚,摻入大量的石灰、草屑,夯土版築;城牆僅有三丈高,從底部六丈逐漸收攏到頂部也有四丈餘寬,非常的堅厚;城牆之上放棄華而不實的城樓、譙樓,全部造成雙層堅木覆頂,基礎與城牆渾成一體的堅固戰棚。

外濠與東北側的淹水大湖相接。

東城位於石渠東南,依小雀崗北坡而建,橫跨滍水舊道,西城牆直接建在截流大壩之上,並從滍水上游開渠,經水門引入舊道,確保滍水與汝水依舊有水道相通,並沒有完全的截斷。

如此一來,東城就成為控扼滍、汝水道的中樞,而遂平、確山以及青衣嶺營城的物資及人馬,都將能夠透過洪河、青衣水等汝水支流與汝水主河道,經召陵東城,進入滍水之中,運往襄城。

召陵東西兩城以懸索橋相接。

滍水截流北洩形成遮閉汝潁中下游流域的洪泛區,並且召陵新城建成,楚山沿汝水防線才算是正式建成。

雖然開鑿石渠以及召陵新城建造,投入不計其數的人力、物力,幾乎將楚山榨乾,但考慮到汝水防線從上游葉縣、襄城,一直到汝水口長達五百餘里,最終形成極有利防禦的形勢,投入兩百餘萬貫錢糧,可以說是節省之極。

韓圭自詡精擅河渠、津樑之事,但這段時間在徐懷身邊,深入瞭解到楚山在接手淮上防務之後實施整個工程的全貌,而令舉世震驚的汝潁大捷僅僅這個工程的附帶品,除了歎為觀止之外還是歎為觀止。

徐懷站在東城之上,眺望汝水舊道,恰好有十數艘舟船從東水門而入。

因為徐懷就在城上,舟船進城盤查特別仔細,臨了負責盤查的隊將還跑到城上稟報:“舟船所載乃是荊北經黃羊湖轉運過來的物資……”

江淮、荊湖等路從地方徵收的稅賦,以實物為主;因此朝廷承諾每年拔給楚山三百萬貫軍資,實際上主要是實物摺合錢糧的方式,由諸州縣押綱官率隊押送到淮上指定區域交卸。

這十數船所載主要是安州押解到黃羊寨交卸的物資,總計錢糧十六萬餘貫,負責盤查的隊將,還將清單拿過來,經陳子簫遞交給徐懷審閱。

徐懷接過來掃了一眼,清單上所列還是以各種農作物為主,也有楚山緊缺的布匹,剛要將清單交還給隊將,無意間掃到清單末尾錄有二百五十斤“絲鐵”,愣了一下:“絲鐵為何物?折價比銅還要昂貴?”

“這世間還有節帥不識之物?”陳子簫哈哈笑道,“絲鐵,柔鐵拉拔成絲,約細麻繩粗細……”

陳子簫著隊將走下城牆,到押運物資的舟船上取些絲鐵實物給徐懷看一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