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迎接(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徐懷早就派燕小乙攜信先趕來蒲坂,他在信裡就力諫景王要第一時間趕往襄陽,就算不直接登基,也要在襄陽組建天下兵馬大元帥府。
天下兵馬大元帥府,也不再僅限於京西、陝西、河東三路,要儘快派出使者趕往荊湖、淮南、江浙、川蜀等地聯絡,爭取他們對組建兵馬大元帥府的支援、認同。
除了石海、顧繼安趕到蒲坂外,為了這事,鄭懷忠、高竣陽以及陝西諸路轉運使高純年、京西北路宣撫使周鶴、京西北路轉運使吳文澈、守陵軍都指揮使陳由貴等人也於昨日之前陸續趕到蒲坂商議大事。
雖說守禦鞏縣期間,包括徐懷在內,景王一系,與周鶴、高純年、吳文澈以及鄭懷忠等人鬧得很不愉快,但不可改變的事實是,周鶴、高純年、吳文澈、鄭懷忠以及高純年的族兄高竣陽,作為關陝軍事集團(西軍)的代表人物,此時掌握大越近半數的能戰兵馬。
景王也是先與鄭懷忠和解,繼而在鄭懷忠、趙範暗中撮合下,陸續取得周鶴、高純年、吳文澈、高竣陽等人支援下,才得授京西、陝西、河東諸路兵馬大元帥,得以正式在蒲坂開府。
當然,諸多事能如此順利,一方面是惡劣到極點的局勢,迫使河洛、關陝軍政勢力有團結到景王趙湍身邊的客觀需要。
另一方面誰也無法否認景王馳援守禦鞏縣、渡河北上解沁水、澤州之圍,以及遣兵馬千里迂迴奔太原等一系列戰事,極大贏得河洛、關陝及河東等地官民的支援。
錢尚端、趙範他們出城來迎接徐懷,準備了馬車,他們二人邀請徐懷同乘一輛車,其他人則安排坐其他馬車或乘馬進城。
“河洛、陝西此時是還能徵調二十萬兵馬,抵禦赤扈人侵凌,河洛、關陝也有山河之險可守,但河洛、陝西的堅守,離不開東南財賦的支援,也離不開淮南、荊湖集結兵馬反攻河淮,離不開魯王在青州、齊州堅守,共同分攤赤扈人的軍事壓力,”
坐上馬車後,趙範就開門見山的提及鄭懷忠、高竣陽、周鶴、高純年、吳文澈等人都不反對景王前往襄陽籌措登基之事。
當然了,鄭高周吳等人不是不想將景王迎往長安登基,這樣他們所代表關陝軍事集團,才能從擁立之事裡獲得最大的利益。
就這事,蒲坂就已經爭論過好幾次。
不過,無論是長安,還是洛陽,除了缺乏戰略縱深,財賦糧秣嚴重不足,更是誰都無法閉眼忽視的事實。
胡楷以及王番在此之前也多次遣人到蒲坂宣告,唯有景王到襄陽坐鎮,才有可能掌握東南財賦。
除了徐懷來信叫景王下定決心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叫鄭高周吳等人放棄堅持,就是在魯王趙觀在葛伯奕、楊茂彥等人支援,日前也在青州成立河東、京東路兵馬大元帥府。
因此在徐懷趕到蒲坂之前,眾人對景王南下襄陽已經取得共識。
而無論是先組建天下兵馬大元帥府,還是直接登基,並沒有實質的區別,真正關鍵的還是兵馬大元帥府或者新朝的構成。
鄭高周吳等人之前就遣使者趕到蒲坂,希望這些事能早早確定下來,還舉薦相應的人選,但景王堅持將大家召集起來,等到徐懷趕到蒲坂後一起討論。
錢尚端當然是主張如此。
說到底景王身邊的嫡系力量還是太弱了,胡楷、王番以及朱沆等人的影響力及實力也弱,景王不想淪為關陝軍事集團操控的傀儡,徐懷是他手裡能拿出來最為關鍵的一枚棋子,怎麼可能蠢到縱容他人揹著徐懷,就將大元帥府或新朝諸多細節直接確定下來?
雖說楚山此時兵寡將弱,可戰之兵不過四五千眾,所控之域也僅有桐柏山一隅,但徐懷就是率領數千兵馬,千里奔襲,深入敵軍腹心之地,殺得敵軍鬼哭狼嚎,近乎奇蹟般將十萬太原軍民接援而出,鄭懷忠、高峻陽、周鶴、吳文澈等人此時誰敢忽視徐懷的存在?
錢尚端心裡也很清楚,此時唯有徐懷與胡楷、王番、朱沆等人站在一起,才能對鄭周高吳等人為代表的關陝軍事集團加以制衡,確保新朝還是趙氏之廟堂,不是他人操控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