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2/2頁)
章節報錯
“民伕不差你們這些人——馬家溝寨民遭遇甚慘,征夫之事都可以豁免。”徐懷說道。
過去四個多月時間裡,汾水下游雖然與關中、河洛僅一水相隔,但被兩三千虜兵襲擾不休,數萬民眾慘遭屠戮不說,上百萬人困於百餘城寨之中不敢出來,自是苦不堪言。
所以說,不管朝中投降氛圍多濃郁,也不管江淮荊湖等地方態度多曖昧不清,目前景王趙湍遣人所聯絡的諸縣,對守陵軍北上是迫切渴望、歡迎的。
民伕、糧秣以及運輸糧秣的車馬,都是不缺的。
他們目前還要隱蔽行軍,僅聯絡途經的四縣,也僅僅是希望他們提供糧秣等方面的支援,但待沁水第一仗能漂漂亮亮的打好,將聲勢打起來,徐懷預計景王從河中四州調糧抽丁都不會成什麼問題。
徐懷要史琥留兩個人協助馬方、馬鈞父子,除了說服馬家溝寨的村民南遷,在守陵軍主力東進太嶽山後,也要馬方、馬鈞父子儘可能說服附近遭虜兵洗掠侵害甚烈的村寨民眾南遷。
至於那些躲入城寨暫進還沒有受到致命打擊的民眾,料來他們不會輕離故土,他們也沒有時間去顧及太多的人。
天亮之後,沒歇息多久的景王便遣人來招徐懷過去商議事情;蕭燕菡與張雄山也趕去請辭,只說擔心此前陳子簫返回西山傳信,過去十多日都不見回應,有可能途中遇到意想不到的變故,她要親自趕去西山,率兵馬過來協助作戰。
蕭燕菡辭別之後,也沒有誰提割地議和使的事情,但赤扈人在韓信嶺修築營寨暗藏大股精銳之事,景王趙湍、錢尚端他們都還是心有餘悸。
雖然他們選擇往東挺進太嶽山,但錢尚端擔憂,一旦他們的行蹤暴露,藏於韓信嶺的赤扈騎兵會不會沿汾河而下,截斷他們的後路。
大越崇文抑武、以文制武,士臣也多為衛守邊疆、統兵掛帥為已任。
立朝一百多年來,樞密使、支使、院判等統領全國軍機事務的宰執級大臣,真正武臣出身的僅有寥寥數人,主要由士臣出任;甚至宦臣出任樞密使的機會都要比武臣大得多。
除開經略使這一執掌軍政大權的高階差遣外,都統制、兵馬都總管、都部署等職,士臣擔任的機會,也都要高過武臣。
錢尚端歷仕地方,人生閱歷豐富,也狠狠讀過幾部兵馬,雖說對統兵作戰的細處不甚了了,但大的戰略問題還是自己見解的。
在這一點上,喬繼恩即便是宦臣出身,卻也不相讓。
他們得知從俘虜嘴裡挖出來的訊息,都擔心守陵軍一旦進入太嶽山,後路有可能會被沿汾河南下的虜兵截斷,那他們即便能解沁水之事,也極有可能會被困在太嶽山中。
“這個卻是無妨,我們這點人馬還不足叫赤扈人改變全域性戰略,他們期待的是西軍主力經汾水北上解太原之圍,哪裡可能會瞧得起我們?”徐懷卻沒有太大的擔心,說道。
“時局唯艱,當捨身忘危方得轉機,我們也無需顧忌太多,”景王趙湍卻是坦淡,問徐懷,“何時可以進軍太嶽山?”
“只要進一步確認烏嶺、橫城嶺一帶的狀況,我便率翼騎營先行!”徐懷說道。
烏嶺乃是翼城縣、絳縣往東進入澤州沁水縣的界嶺,橫城嶺還要再往東一些。
從澤州往絳州橫穿太嶽山的官道,以烏嶺、橫城嶺兩段最為險要,官道兩側山嶺崔巍,除了官道之外,沒有其他路可以繞過去。
敵軍一旦在這兩處提前建立防禦,大軍想要透過,不比攻陷城壘稍易。
守陵軍不可能進入沁水境內還能瞞住行蹤,但只要透過橫城嶺,再往東就是起伏不大的淺丘地形,與沁水河谷連成一片,不再有什麼巨大的障礙,敵軍這時候再察覺,除了在沁水河谷的開闊地帶與他們一戰之外,也另無其他選擇了。
徐懷話音未落多久,便有偵察馳回稟報:“烏嶺、橫城嶺皆無異常,周軍使率百餘精銳潛伏橫城嶺附近,敵軍即便警覺,也能抵擋到午時,請王爺、軍侯速派翼騎營進太嶽山!”
“好,”徐懷拍著大腿,跟景王趙湍請戰道,“殿下,我率先翼騎營先行,前營軍、中營軍也無需再藏蹤匿形,倘若能在入夜前進入橫城嶺以東丘地,此仗必是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