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楚山寇 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有什麼想法?”徐武江看到徐懷過來報信後,就跟徐心庵坐角落裡嘀咕,坐過來問道。
徐懷稍作沉吟,說道:“十七叔,不管多艱苦、兇險,大家還是要留在金砂溝立足。昨日十七嬸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族人皆以為十七叔你們死於匪事,而出離義憤;這也使得徐武富不敢公然跟鄧珪勾結。不過,太多人還是要依附於本家,時日一久,義憤之心便會消去,剩下的都是苟且。真正能令徐武富有所忌憚的,還是十七叔你們。只要你們窺視左右,像顆釘子釘在金砂溝,再借給徐武富一個膽子,他都不敢公然將大家的家小交出去!”
徐武江蹙著眉頭。
不管徐懷是突然開竅也好,還是一直以來都大智若愚,徐武江還是能客觀權衡眼下進退兩難的困難。
徐懷的話只要有道理,他都能聽得進去。
落草為寇當然非他所願,他也不是怨天尤人之輩,但這麼多人的生死存亡,都壓他的肩上,叫他倍感沉重。
徐心庵多少還是難以接受徐懷如此大的轉變,急著分辯道:
“我剛才不是跟你說了,歇馬山怎麼可能容我們在這裡落腳?”
徐懷知道心庵事事都聽從徐武江的,所以還是繼續勸說徐武江道:
“我前日潛入鄧珪房裡,從衣箱裡拿出一些金銀,而這裡距離玉皇嶺僅隔兩道山嶺,糧食棉帛鹽巴等物可以從南寨直接翻山運過來,短時間內不用急著去勒索附近的村寨。而只要我們不跟歇馬山爭食,我想他們未必會急吼吼趕人……”
玉皇嶺到金砂溝雖然山險坡陡,但這邊僅有二十多人,每隔三五日安排人背一二百斤糧食過來,不是多困難的事。
就算徐武江他們沒有什麼積蓄,他前日順手牽羊從鄧珪衣箱裡順走的金銀值上千貫錢,還是能抵用一陣子的。
而徐武江人雖然不多,但兵甲俱全,實力不弱,僅僅是小股在金砂溝一帶活動,不去直接侵犯歇馬山的利益,歇馬山真未必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幫官府拔掉這顆釘子。
當然了,徐武江他們倘若想在金砂溝招兵買馬、壯大勢力,到時候必然會跟歇馬山賊匪起衝突,但那是另外一說了。
可能到那個時候,才是說出溜槽法的契機。
“……桐柏山說是三百里方圓,但真正意義上的深山老林並不多見,我們投靠別家勢力有諸多顧忌,但想要自立門戶,不管跑到哪裡,怎麼可能不跟別家勢力起衝突?我覺得這事不能瞻前顧後了,”
徐懷見徐武江有所意動,繼續勸道。
“而哪怕暫時留在金砂溝,除了震懾徐武富不敢公然跟鄧珪、陳桐等人勾結外,更重要的還是依仗鹿臺南寨作為掩護,方便暗中送補給過來。倘若不靠著鹿臺南寨,我們每隔三五天從哪裡購買一二百斤糧食送入深山老林,怎麼才能不被巡檢司盯上?我們不能真當鄧珪、唐天德他們是瞎子啊?”
“……你這憨……”徐心庵坐旁邊聽過徐懷這番話,都覺得自己有點被說服了,忍不住又要開口戲罵他是憨貨,怎麼知道這些歪歪道道?
“十七叔,要不把大家喊過來商議,徐懷的話,聽著好像有些道理哦。”徐心庵轉變主意道。
“四虎,你們過來……”
徐武江也認為徐懷的話有道理,但他心裡更清楚,事態到這一步,能不能走下去,人心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才二十多個人,只要有一人心志動搖,有投靠徐武富或散夥各奔東西的心思,就有可能會出大問題。
這個節骨眼上,還是要儘可能說服每一個人。
徐武江招手將徐四虎等人都喊過來,將徐懷的意思說過一遍。
“我覺得這事能成啊,”徐四虎等人紛紛附從,兩天來憂心忡忡,這一刻難得有些高興的拍著徐懷的肩膀,“你順手從鄧郎君那裡牽走多少金銀?”
眾人除了並不願拋棄家小遠走高飛外,甚至都還沒有做好打家劫舍的心理準備。
前日還是官兵,今天就要落草為寇,幹刀口舔血的事,誰能坦然接受?
徐懷既然順手牽來不少金銀,又能從鹿臺南寨暗中背糧食過來,他們就無需迫於生存對周遭熟悉的村寨下黑手,這要比投靠山寨,或到其他地方拼出一條血路來更容易叫人接受。
“有兩百貫錢!”徐懷說道。
徐懷沒有說實話,主要是怕大家起了分贓後各自遠走高飛的心思。
桐柏山田少糧貴,但兩百貫錢,除去添置一些必需品,還能購入上百石糧食,足夠大家在金砂溝吃小半年的。
現在大家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既然想到接下來半年內都無憂飢寒,心思也就沒有那麼慌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