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識,只是見過你頭上的九尾銜月簪,那是當年青丘國主贈予瑤姬的,聽聞瑤姬後來送給了流雲靈主。”

塗寧寧提到瑤姬,靈夙頓時覺得事情好辦了。崇明適時問出了她心中所想:“你出自共工氏一族?”

塗寧寧目光轉向崇明。方才她的注意力都被靈夙頭上的九尾銜月簪吸引,差點忘了旁邊還有一個人。

“你是?”

“這位是天界太子,崇明殿下。”靈夙答道。

塗寧寧淡然的臉上這才有了變化,她朝崇明行禮:“共工氏女沁羽,拜見太子殿下。”

“沁羽?”

“是。殿下方才說得不錯,我的確是共工氏的後人,沁羽是我本名。只因常年在人界行走,為方便而取了塗寧寧這個化名。我在人界遇見的第一個人姓塗,便給自己作了此姓,算是緣分。”

“沁羽仙子,你既是共工氏後人,為何隱居在叢魚山中?而且成了凡人口中的虎女。”靈夙直言不諱,“妖邪冒充神明的我見多了,神明假裝是妖的,我還是頭一次見。你還真是有趣。”

塗寧寧衝她笑笑,眉眼間有種別樣的風情:“小靈主說笑了,此事說來話長。我原本和父親一同住在海外的瀛洲山①,只因我族聖物在父親手上被修羅道中人奪走,父親尋了幾百年,一無所獲,他深切地感到自責,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出家去了。那時我剛成年,父親放心不下我,把我帶去巫山託付給了瑤姬殿下。”

“昨夜崇明告訴我你是共工氏的後人,我便猜到你與瑤姬有淵源。”

“是。瑤姬生性灑脫,不受拘束,幾萬年前她便脫離天界,在巫山過得怡然自得,我很羨慕她。在巫山十二峰的那段日子,我時常乘著坐騎赤豹,跟著她在山間四處遊玩。有幾次不慎被凡人瞧見,他們以為我是山中精怪,管我叫山鬼。”塗寧寧勾起手指,在琴絃上撥動了下,尾音悠長,“起先我還很在意這個稱呼,時間久了卻覺得,山神與山鬼,不過是凡人言語間的差別罷了,我還是那個我,並沒有改變啊。”

“後來我遊歷到叢魚山,我很喜歡這裡,就把家安在了山中,一住就是上萬年。長此以往,我與山間靈氣互通,成了這兒的神明。可是我漸漸發現,神明對於凡人的威懾力還不如妖鬼,他們敬仰神明,卻懼怕妖鬼。瑤姬是無人不知的神明,人界的楚襄王不也膽大包天,敢肖想她嗎?南海小虞山的鬼母②惡名遠播,凡人卻避之不及,甚至有香火供奉以求她遠離的。再比如這山莊的管家劉福,他年輕時經常帶著手下在山中作惡,我以山神之名託夢警告過他好幾次,根本沒用。可我變做老虎威懾了一次,他們就服服帖帖了。既然如此,我何不成全他們,做了這山鬼,亦或是虎女。”

她說了這麼多,崇明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一點,問她:“你所說的共工族聖物,可是光陰眼?”

這下輪到塗寧寧驚訝了:“殿下知道光陰眼?”

“靈夙,給她看看。”

靈夙留了個心思,她先拿出趙宜真轉贈的筆和硯臺給塗寧寧看。塗寧寧點頭:“這是我在瀛洲用過的的東西。幾年前在山中遇見一個伶俐的女孩,頗合我眼緣,我就送給她了。小靈主得到此物,應該是見過那個女孩了吧?”

“見過。這次我和崇明殿下來叢魚山,就是為了光陰眼的事。我也不瞞你,光陰眼就在我手上。”

……

①瀛洲:神話傳說中的海外三座仙山之一,見《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

②鬼母: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又稱鬼姑神。見《述異記》,“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產天、地、鬼。一產十鬼,朝產之,暮食之,今蒼梧有鬼姑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