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說的是,侄兒也是權衡再三,還是把摺子拿給您看,如果施行好了,就是個絕妙的法子。”

皇帝接下後面的話,

“如果施行不好,一個不慎,官員貪汙了這些銀錢,到最後拿著票據的人卻換不出銀錢……百姓過不下去就會揭竿而起。”

顏朔自然考慮到這種可能性,所以才會猶豫。

他從藍粒粒那裡得知銀行的存在,不過末世的銀行換來的是基地的積分。

而瞿瑾生活在安穩的年代,所以對每個人都會用到的銀行十分了解。

顏朔當然明白,儘管這些東西在後世執行良好,但是卻不能照搬到這個朝代。

最為不同的就是封建集權制度,在後世,國家就像是一臺自動化的機器,沒有了最高

領導人,國家照樣正常運轉。

然而,在這個時代,每次皇位更替都會伴隨著腥風血雨,朝廷乃至整個國家都要動盪一段時間。

顏朔享受著皇權帶來的好處,無法假仁假義的唾棄這種制度,倘若他生在普通家庭,又哪裡有可能活到現在?

“你在想什麼,直說就是。”

皇帝打斷了他的胡思亂想。

顏朔沉吟片刻,才緩緩問道:

“舅舅覺得璟朝想要強大,最需要發展的是什麼?”

“自然是兵力。”

皇帝毫不猶豫的答道。

顏朔不緊不慢繼續發問,

“好,那麼發展兵力需要有兩點不得不考慮,人口,還有裝備。”

皇帝沉默不語,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顏朔清了清嗓子,說:

“侄子以前在邊疆時,就發現充軍計程車兵除了極少一部分是自願保家衛國的,大部分都是家裡日子過不下去,也交不起賦稅,才去參軍的。這樣從未吃飽過肚子的人能有多好的身體?就算嚴加訓練,成效又能好到哪去?

所以和那些從小吃肉,在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一比,不得不承認,我們的人大都矮小瘦弱,能打勝仗多是靠著人數,以多勝少。”

皇帝沒有去過戰場,也未曾親眼見過雙方士兵的對比,但是他國前來的使者,以及京城偶見的外國商旅,確實個頂個像是屠戶一般人高馬大,膀大腰圓。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讓百姓都能不餓肚子?這又談何容易?璟朝年年風調雨順,即便如此,到了冬日,就連京城都會有忍飢挨餓的人。”

顏朔搖搖頭,

“侄子知道舅舅一直希望百姓安居樂業,每日勤於政事,從未懈怠。不過侄子想說的並不是這個,而是商業!”

皇帝能猜到他肯定不是那種老一套計程車農工商,立刻問道:

“何意?”

顏朔知道後世的經濟體系後,雖然只聽兩個外行人講了個大概,但閒暇之餘一直在細細琢磨這些東西,結合璟朝的現實情況,也有了許多體悟,他說道:

“璟朝賞花的風氣盛行,一盆不能吃只能看的名花甚至能賣出幾萬兩的高價,侄子之前也覺得這些商人都是在賺黑心錢,應該抑制這種商業行為。不過這次南下,卻有了很多不同的體悟,正是應了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

皇帝催促道:

“你小子還買起關子來了?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