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之師即以極快的速度,極小的損失擊敗魏王豹,拿下魏國的領地,不僅士氣大震,韓信本人的威信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日眾將士在營中探討攻擊趙國的計劃。

韓信說道:“我欲攻打趙國,但是打趙國便要從太行山井陘口經過,聽說趙王與成安君陳餘陳兵二十萬在井陘口,準備與我軍決戰!諸將可有法?”

將軍們已經聽到探子來報,那井陘口之道狹隘,騎兵不能組成佇列,士卒不能並排而行,押運糧草的車輛也只能一輛一輛經過,軍隊要從那裡過,幾萬人都要排成幾十裡的佇列,這樣的地形實在太過險峻!

這樣的情況韓信也沒有辦法,太行山井陘口自古便是天塹,看來只能派人在水上行軍,然後在泜水上岸,與敵人一覺高下了!

但是在泜水上岸也有壞處,那便是上岸之人沒有後援,如果敵方在這個時候派出一支騎兵突襲,先頭上岸的部隊必將全滅。

趙國廣武君李左車對著統帥成安君說道:“我方探子來報秦軍已經放棄從井陘口經過,我判斷敵軍會從泜水上岸,此時你只要給我三萬兵馬,我會可以把秦軍阻擋在泜水之上!”

成安君乃是趙國有名的學士,他聽後便道:“秦軍此次來勢洶洶,而且有二十萬之眾,我等的責任便是守好這井陘口,不叫他等透過。而且你所說的只是你一方之言,對了也就算了,如果錯了便會分散掉我軍的實力。”

於是成安君很認真的拒絕了廣武君的提議。

秦軍很安全的便將士卒投放到泜水岸上,等到成安君反應過來派兵出擊,秦軍已有十萬之眾,輕易的便將來兵擊退。

兩軍開始對壘,成安君欲率全軍出擊,趁秦軍還沒有站穩腳跟,與秦軍決一死戰。

廣武君卻不這麼認為,他對著成安君說道:“秦軍已經成勢,我們應該退守城池,再尋計劃。”

而成安君卻說道:“秦軍乘船千里迢迢而來,士兵早已疲憊之極,此時正是我等出兵的最好良機,只需擊潰這些,便可使大秦國力衰弱,到時候趙國的威望必然凌駕於其他國之上!”

此時樊噲正趁著夜間,悄悄帶著二千人馬輕裝簡行,快速的透過井陘口,要用這點人馬攻打趙國營地與送死無異,他們此行還有其他目的。

翌日,天剛亮,趙軍便全軍出營,在泜水前擺出陣列。

秦軍自然不會示弱,擺出一個個方形的陣列,嚴陣以待。

嗚嗚嗚…

號角聲吹響,趙軍率先發起了攻擊,士卒頂著盾牌開始前進。

“風!”

秦軍陣營了響起了嚎叫,隨即一陣如雨點般密集的箭矢,飛射出去。

因為趙軍早有防備,所以此輪箭雨收效有限,不過這一切早就在計劃之內。

“攻!”

伴隨著又一聲大喝,秦軍方陣開始向前衝鋒。

雙方一經交戰,便殺得難解難分,趙軍勝在佔據地利優勢,且他軍中士卒數量乃是秦軍的兩倍;秦軍則勝在兵甲精煉,且士氣正盛。

前方正在奮力廝殺,成安君沒有注意到後方有一支兩千人的小隊,趁著這個機會竟然佔據了他們的後方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