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魏王敗(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秦徵南軍團更名為北伐之師,並且已經北上的訊息,已經透過魏王豹之手傳遞給了趙、燕、齊三國。
然而因為魏王豹的地盤和咸陽捱得太緊了,即便是三國組成聯軍再趕過來支援,速度上也來不及了,除非他魏王豹能夠頂住北伐之師二十萬大軍,一個月有餘,尚有可能!
魏王豹其他的沒有,自知之明還是有的,以他這點兵馬,怎麼擋得住大秦的二十萬精銳呢?
但是你身為國君,擋都不擋就把自己的土地拱手讓給別人,這就有點不合適了,於是他決定聽從謀士蒯通的意見,先嚐試阻擋一下,事不可為就帶著部隊撤退,與三國的軍隊聯合。
北伐之師大營,韓信正和將領們議事。
“報!”
突然有一傳令兵急忙衝入營中,手持情報念道:“我方探子報,魏王部派重兵把守在蒲坂。”
韓信和眾人一同看向輿圖,只見蒲坂乃是險要之地,兩面環山,還有一面靠著黃河,只要把河關封鎖,想要過去,便只能饒一大圈。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打戰這個東西,鮮少有繞圈的,而且他們乃是北伐之師,就是要一路打上去的。
樊噲、英布和陳武都請求出戰,唯有韓信沉默不語,蒲坂乃是一座建城,想要拿下必然要消耗不少的兵力,而且時間一旦拖得久了,便會給與三國軍隊集結的時機。
陛下這次給與他二十萬大軍,是何等的信任,他怎麼可以在這裡停滯不前呢?
想到這裡他眼中靈光一閃,便有了計劃。
第二日,樊噲、英布和陳武各領一路大軍逼近蒲坂城下,還在河中陳列船隻,擺出多面圍攻之勢。
蒲坂城內的守軍本來就少,更是被多面圍攻的局勢吸引了注意力,未曾料到有一支伏兵卻從夏陽進發,以木盆、木桶代替船隻渡河而過,直入魏國都城安邑。
此時魏王豹還以為北伐之師被困在蒲坂城外,想要破城少說也需要十天半個月,待到城關顯出頹色,再跑也不算晚,更是能在聯軍中佔據一席之地。
畢竟在任何地方,都是以實力來說話的,你一個一天城池都沒守的君王和堅守數日終於不站而退的君王,能一樣嗎?
因為魏王豹這麼想,安邑的守城將領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即便是戰事已經來臨,安邑的城門仍然是開啟的,只是進出的人流蕭條了些而已。
這樣的現象也屬自然,畢竟百姓最怕的就是戰爭,到戰爭時不願意出來活動也是正常。
在安邑城外的黃河邊上,韓信聚集了幾千兵馬,要說魏國也確實該敗了,黃河邊上竟然沒有兵卒防守,以至於韓信輕鬆的帶領幾千人渡河上岸了。
至於沒有上岸的,估計也沒有機會在上岸了……
韓信從幾千人中選出幾百人,讓他們穿上百姓的衣服,潛伏進城,趁機作亂,其他人則在城外等候。
幾千人在城外等待了一個多時辰,便聽到了神罰劇烈的爆炸聲,韓信大喜,這代變著城門已經被拿控制住了,於是立馬率人衝殺進去!
此時魏王豹還在宮中暗自神傷,突然聽聞有一支秦軍已經攻破了安邑城門,頓時嚇的魂都不見了。
但怎麼說魏王豹也是軍伍出生,一拳一腳打下這片土地的男人,該有的素養還是有的,短暫的失神之後,他分析出蒲坂城那麼牢固,還有他派駐的重兵把守,即便是有神罰相助,想要短時間拿下也不可能!
顯然敵人是想辦法繞過了河關關卡,使用奇兵攻破了安邑城門,既然是奇兵,那麼人數必然不多,他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想到這,他立馬召集所有的宮廷禁衛編為一軍,親自率領前往安邑城門,欲將來犯之敵殲滅與城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