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刀矛並舉,隨之連呼三聲,響徹雲霄。

半個時辰後,蒙恬率軍開拔,將七千重騎的備用戰馬,分給萬餘禁軍代步,頂著深秋烈日,以四輪馬車押送糧草,向函谷關疾馳。

扶蘇送別蒙恬後,又將王尚招致近前,問道:“昨日,朕之三道詔令細則,王卿可看了?”

“臣看了。”

“可督促咸陽官吏執行?”

“昨日已然督促,但……”

“但什麼?卿直言無妨。”

“陛下擒滅十萬叛軍如反掌,有此無雙武功為基,減賦免役並無不妥,更是休養生息的仁政。但……”

王尚咬了咬牙,索性直抒胸臆道:“但那廢除賤籍之策,實在荒唐。

商君之軍功授爵法曰,陣斬甲士一級,可晉爵一等,賞田、宅一頃,僕人一個。

昔年攻滅六國,秦軍凡有戰功者,皆賜有賤籍為奴,若陛下解除賤籍,兒郎們浴血搏得的賞賜,等同是被無故收回,臣唯恐人心大亂……”

他的擔憂不無道理,軍功授爵乃秦法之基石,百年來吸引大量六國移民,他們渴望憑軍功富貴,故而秦國強盛一統華夏。

章邯能讓二十萬奴徒為秦所用,打的諸侯大敗虧輸,也是靠此制度的優越性。

換句話說,不論六國遺民,還是關中百姓,都沒有太多國家認同感,有奶便是娘。

扶蘇如果敢收回賞賜,根本不用諸侯攻打,關中百姓就敢造反!

“等等!”

扶蘇打斷王尚的話頭,道:“現有華夏賤籍,以胡羌之奴抵換,此後軍功不賞奴僕,予以免役減賦……此為廢除賤籍之詔令細則。”

王尚皺眉:“只是胡羌之奴何來?”

“卿往營外看。”

扶蘇微微一笑,指向轅門。

王尚順著手指看去,卻見不知何時,大營外的幾里處,隱隱出現了一股人潮。

遠遠望去,極其龐大,如洪水漫卷!

“這……”

王尚吃了一驚,趕忙拿出昨日扶蘇賞賜的千里鏡,仔細瞧看那人潮。

只見煙塵滾滾中,是數萬黑甲秦軍,人馬具裝,旌旗獵獵,與扶蘇昨日帶回的萬餘重騎,如出一轍。

不過,這數萬秦軍騎兵,在人潮中也只佔一小部分。

餘者皆是高鼻深目的塞外胡兒,以銅鐵鎖鏈禁錮一臂,不分男女百人一串,如同行屍走肉般,趕著成群牛馬緩行。

觀之摩肩接踵,無邊無際,恐有數十萬眾!

“王卿,這三十萬胡羌青壯,可夠抵換關中之賤籍,若不夠,待天下平定,還可出塞去抓。”

扶蘇的詢問聲響起,淡然卻又透著冷酷。

王尚打了個激靈,一時啞口無言。

至此,他終於明白,扶蘇頒佈的三條詔令,皆是有其根基,並非無的放矢。

他沒搞明情況便冒然反對,倒顯得有些莽撞了!

“那是什麼?”

這時,大營中的叛軍俘虜,也發現了浩蕩人潮,不由驚呼聲四起。

等他們看清,是秦軍正在押送數十萬異族奴隸後,更是被震驚的瞠目結舌。